帶毒花生種子是花生病毒病主要初侵染源,芝麻、鴨跖草也是初侵染源之一。通過豆蚜、桃蚜、大豆蚜、洋槐蚜、棉蚜等傳毒,且傳毒效率較高。此外麥長管蚜、禾谷缢管蚜、蘿蔔蚜也能傳毒,但傳毒率較低。
生産上由于種子傳毒形成病苗,田間發病早,花生出苗後10天即見發病,到花期出現發病高峰。小粒種子帶毒率較大粒種子高。品種間傳毒率差異也較明顯,珍珠型花生種子傳毒率明顯高于龍生型和多粒型及普通型花生。該病發生程度與氣候及蚜蟲發生量正相關。花生出苗後20天内的雨量是影響傳毒蚜蟲發生量和該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防治方法如下:
1、選用無病毒花生種子,用輕病田留的種子也可減少發病。
2、使用脫毒劑1号或2号處理種子,或用種衣劑拌種。
3、花生與小麥、玉米、高粱等作物間作,可減少蚜傳。
4、提倡覆蓋地膜或手藝種後行間鋪銀灰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