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汶川曾發生過大地震,那是因為它位于地震帶,那麼,大家知道汶川大地震屬于什麼地震帶?世界上有幾個主要地震帶?一起來看看。
汶川大地震屬于什麼地震帶
汶川大地震屬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也屬于南北地震帶。所謂地震帶,指的就是地震集中分布,且呈有規律的帶狀的地區;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動帶,中國雲南、西藏等省區處于此地震帶内,也是中國地震比較強烈的地區。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且呈有規律的帶狀的地區。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分别是環太平洋火山、歐亞、洋脊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闆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内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系。
從中國的甯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緻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緬甸。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的大地震就發生在這一地震帶上。
5·12汶川地震,發生于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裡氏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是唐山大地震之後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有幾個主要地震帶?
答: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新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地區(海底山脈)。
什麼是闆塊構造,它與地震活動有關嗎?
答:地球最上層包括地殼在内的約100千米範圍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連在一起的雞蛋殼,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層稱為闆塊,它們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軟流層上“漂浮”、運移,有的闆塊會俯沖到地幔内數百千米深的地方。
地球上最大的闆塊有六塊,分别是太平洋闆塊、歐亞闆塊、美洲闆塊、非洲闆塊、印度洋闆塊和南極洲闆塊。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闆塊,如菲律賓闆塊等。
把世界地震分布與全球闆塊分布相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兩者非常吻合。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闆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闆塊邊界的關系不那麼明顯。這就說明,闆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