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月匆匆流過,
三十載風雨兼程。

1989年創辦北侖中學

2004年遷建北侖中學

今天,北侖中學迎來三十歲生日!


侖中人,報到!


也許你不記得走過多少次校門
但你一定記得這塊校名石
迎接你來,目送你去

青春是一場相逢,
我們彼此在最美的年華裡相遇;

青春是一場盛宴,
充滿着年少時無邪的歡歌笑語;

青春是一段回憶,
即使離我們遠去卻依舊無法忘記。

小編在知乎看到網友“James Swineson”寫的一篇回憶北侖中學的文章,現轉載如下。歡迎留言寫下你與侖中的故事。 校服鎮樓!
校服上的那行校名縮寫常常被我們嘲笑為“甯波 BL 中心”。也有人往校服上作畫或寫字,很漂亮。

(校服圖片來源百度貼吧)
風景
侖中的景色其實很平常。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高中,有着普通的教學樓和普通的花草樹木。可是,在恰當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風景。
下午,陽光正暖。

那晚火燒雲正豔。晚自習不管了,老師來巡查不管了,先出去拍了再說。

早晨的運動場。偶爾會揣着相機去早鍛煉,雖然相機在口袋裡一晃一晃有些難受,停下來看天的時候也就什麼都顧不上了。

很少有人像我一樣吃完飯爬上無人的六樓天橋看風景。其實落日很美。




晚上,因為空氣不好,長曝光拍到的天總是紅紅的。

春夏之際,到處的小草小花都顯出它們的可愛來。




秋天,學校的桂花樹香氣四溢。




雪天是最美的時光。




同學們在愉快地拿雪球玩耍的時候,我在一旁默默架起三腳架。




晚上拍到熄燈前五分鐘急匆匆跑回寝室,早上五點半起來接着拍。三腳架在風中被吹倒,鞋在雪裡濕透。

教學
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回憶起小明做的奇怪的實驗,馬哥的“小鬼(ju)”,毛豆神奇的微積分樸素解法,兩個葉姐姐的笑聲和“Tie you to the tree”,以及許許多多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



還有,當年我們視作夢魇的,幾十張假期數學作業。

日常
早起和早鍛煉
本部分請配合背景音樂:北侖中學起床鈴聲(本人和一些同學憑印象收集,如有遺漏請聯系)來到學校以後,好景不長,我們接到了新手任務。

跑完一圈發卡,一周一次收卡。于是有人跑 N 圈批量拿卡然後出售,有人試圖繞過跑道直接拿卡;學校想了不少對策,屢禁不止。
查寝
每每想到被同學們稱作“城管”的宿舍陳老師就感動不已。他管理的樓一定貼着這麼詳細的每個寝室的檢查記錄。那天我跟他閑聊,他說,為啥我不打五分(滿分五分)呢?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事情是完美的。他是個宿管老師,也是個哲學家。

在大學的第一個晚上,總覺得缺了些什麼。後來才想起來,缺了宿管阿姨熄燈後的敲門聲。“快睡了!快睡了!”于是整個世界歸于寂靜。

玩耍
在一個不能帶手機的學校,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必然是豐富的。

那些年我們畫過的玻璃窗早已不屬于我們。

被圖釘蹂躏過的黑闆也落到了學弟學妹手裡。

充飯卡
還記得你插過誰的隊,被誰抓了出來,抑或被罵過嗎?
還記得那台總是壞的自動充值機嗎?當時我在上面玩紙牌,引來路人圍觀。

打水
開水房總是熱氣蒸騰。收水票的大叔或者阿姨總是放沒帶水票的同學進去,也總有人第二天特意來補。

攝像頭
自從有了它們,學校裡手拉手的同學越來越少。情侶坡上不見情侶。我手繪的攝像頭地圖,被看到商機的同學拿去複印,十塊一張。

後來,攝像頭有些壞了,有些結了蛛網,有些沾了灰塵。

閱報欄
每天一換的各種日報和參考消息。記得的隻剩下參考消息上那些笑話,以及閱報欄前的那些人。

吃
吃過兩葷一素的大餐,也吃過醬油拌飯。我從家裡帶的一罐蘑菇醬被某學霸誇好吃,後來她去了不知北大還是清華,說不定有那點蘑菇的功勞。

三樓食堂的蔥油雞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蔥油雞。隻是,再也回不去了。

寝室
很早老師就對我們說,你們到了大學會懷念侖中的寝室的。四人間,獨立衛生間,陽台,空調,雙電風扇。

事件
軍訓
軍訓過一次以後,頸椎病好了,腰也不疼了。一星期結束,同學們多了個打 DotA 的戰友。後來教官回來看我們,我們請他吃夜宵,半個班同學端了兩大盆各種肉串。

煙花
侖中有個慣例:如果哪一年高考成績特别好,成績出來以後放煙花。這是我的上一屆學長學姐們的。

這是我們的。

放煙花之時,從高一到高三無數人擠在高三教學樓觀看,仿佛不看就錯過了他們的學長學姐在侖中三年的輝煌謝幕。

運動會
運動會就是運動會。大多數人在看台上吃東西,看書或者撐着傘,少部分人在跑着跳着手握秒表或是拉着終點線。偶爾出現的老師的萌萌哒孩紙就成了大家調戲的對象。


(不要問我這拍的是啥,當時傍晚 即将下雨,1/13s,手持)
運動會作為三大求雨儀式之一,下雨是必須的。班長在窗戶上挂了個晴天娃娃,可惜還是下雨了。


假期自願自習
在空蕩蕩的多媒體教室大家散亂地坐着,趁老師不在就偶爾打鬧或者看部電影。充實的假期生活。


台風
浙江嘛,多的就是風雨。一下雨大家就盼着放假,可是往往不盡如人意。學校的排水很不好,一下雨,學校的湖數量就從兩個增加到四個。那年老友生日,适逢體活課,遂約之,散步聊天,不料突降大雨,狼狽不堪,不知她是否還記得。


學校的枇杷樹也在某次台風中倒下。傳說這棵枇杷樹有預測能力,枇杷若是多,高考必然大勝。還好,它重新種下以後,似乎沒有大礙。

日食
早鍛煉的時候,大家都在跑步,我在操場上端着攝像機瞄天空。

跳蚤市場
賣二手商品,然後捐款。

藝術節
各種無節操表演惹得人哄堂大笑。





我向你保證,這真的沒加特技。

模拟聯合國
作為一個長期徘徊在新聞場的圖片記者,我看着我校的模聯事業由興而衰,又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硬生生東山再起。冒着被老師抓起來批評的風險,大家晚自習跑到電腦房查資料交作業,然後奔赴會場。

VEX 機器人實驗室
這是我工作了三年的地方。還記得高一晚上翹了晚自習拼命寫程序直到門衛進來把我們趕回寝室,高二高三因為學業漸漸淡出但是還是常來看看,畢業以後陪着新的一屆高一隊員參加全國賽,看着他們出國準備世錦賽。老師說,不準洩漏機密。那就不放整機的圖了。

高一那個夏天,僅有的四名參加全國賽的隊員(幾乎所有的創始人)暑假天天在這間房訓練,吹空調,看電影,打 CS……那是我高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後來我們就抱着它們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

拍照姐姐的桌子上總有不少萌萌的手辦。

會考(現學業水平考試)
每考一次,就搬一次東西。

其實會考不重要,重要的是會考後的狂歡。考一次,就少三門課。可是,課漸漸少了,剩下的就隻是語數英理化生了。

高考
早上早早到學校,隻為了把挂着标語的氣球拉下來玩。



教室要做考場。我們搬到了六樓的某間教室裡。試卷和課本放不下,隻能随處堆放。


考試前,語文老師搬來了她辦公室種的一棵芹菜,寓意“美芹之獻”。考語文之前,每個同學都去摸了一下。

每科開始之前,任課老師來和我們一一握手。

那些題目
我早已忘記,當時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晚自習的課間,我們開起了一台電視機放歌,同學們圍着電視機坐在走廊上,老師也在一邊輕輕哼。

畢業季
離開這個學校總是有些不舍。可是我們注定要分别。

即使離開了這裡,有些事情還是要繼續下去。

班裡的同學,有些還在一個城市,有些已經孤身去了遠方。
隻是,有的時候,想起那段時光,還是忍不住想哭泣。
還想回去補上那些沒做完的作業,還想早上六點十分爬起來早鍛煉,還想晚上和好友一起吃超便宜的滿滿一大盆蛋炒飯,還想在大課間做一次廣播體操然後去超市買點吃的,還想在運動會上随着鼓聲喊加油。
還想再次見到你。
來源:北侖中學、知乎網友 @James Swineson @陸逍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