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畢加索的一生繪畫幾個時期

畢加索的一生繪畫幾個時期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11 18:36:39

  

  畢加索作品

  “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這大概是畢加索最廣為人知一句話。當然,他有資格這麼講,事實上,同樣一句話,沒有人比畢加索說更有說服力。

  可他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從畢加索說起。

  作為現代藝術的創始人,畢加索是公認的天才。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畢加索的父親是一所美術學校的教授,一次偶然,父親發現畢加索對他未完成的鴿子素描塗色,在仔細觀察了畢加索的筆法後,深深覺得十三歲的兒子已經超越了他,并發誓從此不再繪畫。

  相似的故事在三百年前發生在達·芬奇和老師韋羅基奧身上。23歲的達芬奇和老師韋羅基奧合作《基督受洗》,韋羅基奧親自主筆畫了整體的構圖和居于主要地位的耶稣、施洗者約翰,而左下角的兩個小天使則交給了達·芬奇,據說達芬奇畫完後,韋羅基奧從此封筆不再畫畫。

  Study for a Torso ,1892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畢加索11歲時的素描

  

  First Communion,1896

  

  《母親肖像》,1896

  

  《父親肖像》,1896

  如果是這樣,畢加索便無法和杜尚、馬蒂斯一起開啟20世紀造型藝術的革命,也就不會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和小時候不一樣,很快畢加索就越畫越不像了。

  

  畢加索,Portrait of Ramon Pixot,1897

  

  畢加索,Mother and Child,1902

  

  畢加索,The Young Ladies of Avignon,1907

  畫成了很多人“看不懂”的樣子,畢加索的畫怎麼看,這個問題留到以後講。

  回到正題,畢加索為什麼欣賞孩子的畫?其實不止畢加索,馬蒂斯、康定斯基、米羅都贊賞兒童畫。

  不是盲目崇拜,在兒童美術教育裡,3到8歲的孩子被稱為“大師期”,從3到4歲開始,小孩子會極度渴望認識周圍的世界,這裡的“認識”,不隻是成年人的知識層面的認識,更重要的,他們開始感受周圍的世界,并且不受經驗、知識、他人的影響,而獨特的感受,是藝術得以生發的基礎。

  

  畢加索,Head,1942

  這個階段的兒童特别喜歡随意塗畫,他們畫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畫看到的,兒童畫不是現實世界的複制品,就像很多藝術大師的理論那樣,我們不能看到什麼畫什麼,精确的描繪不等于藝術。

  康定斯基認為,兒童以一種天真之眼去觀察每一件事物,而沒有任何功利因素。

  成人經常把一些意義強加給兒童,“你畫的狗怎麼少一條腿啊”、“你的頭畫的太大,不合比例”、“你的房子為什麼沒有窗戶”等等,但在康定斯基的眼裡,孩子不僅能夠不受物體表象的幹擾,而且能夠把它的“内在需要”表現出來,以一種有感染力的、直接的方式表現出來,藝術家們的畢生追求,就是能像個孩子那樣抓住事物的本質。所以,其實大人們無法教兒童畫畫。

  

  康定斯基,Soft Hard, 1927

  5歲時,一些兒童開始具有可識别的繪畫風格。這個觀點在研究中得到了論證,讓成人判斷三名5歲兒童的畫,他們認為其中兩個具有獨特的風格,評判人能夠辨認出相同的兩個兒童在9個月之後畫的新的圖畫。另一個報告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證據,研究院發現那些學會了識别三名5歲兒童繪畫風格的成人能夠确認4年之後這三名兒童所畫的畫。

  

  康定斯基,Black Lines I ,1913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獨特的風格,隻有三分之一的兒童表現出獨特的繪畫風格,而且年幼兒童(5~8歲)比年長兒童(9~10歲)表現出更大的獨特性。

  米羅曾系統地收集過兒童繪畫作品,他對女兒的畫作非常欣賞,挑選出最有創造力和吸引力的作品并分類裝在文件夾裡,貼上标簽。在 1935 年還把這些畫給康定斯基郵寄過,也給一位著名的美國收藏家寄過,而這些作品也至今保存在費城博物館。

  

  米羅女兒的作品

  

  米羅作品

  兒童繪畫能力并不是直線式增長,它發展呈U形趨勢,在學前期開始下降,随着兒童長大,畫畫的頻率變少了,到9 ~10歲,他們的畫變得傳統、常規而且失去了幽默感,隻有那些在繪畫方面有天賦和興趣的兒童會再次上升。

  馬蒂斯說過,“人類應當始終如孩童這樣觀察世界,一旦丢失了這樣感知本能,也就失去了任何創造性的表達方式,藝術工作者更應該始終保持這樣創作上的純淨質樸 。”他對自己兒子的畫非常感興趣,《高腳凳上的女人》和靜物畫《檸檬》的背景裡都挂有他兒子的畫——黑色的花瓶。

  

  馬蒂斯,《檸檬》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随着年齡的增長,多數人會喪失兒童階段的獨特觀察。想要再次獲得這種天真的能力,大概隻能像大師一樣,超越技巧限制、現實誘惑,回歸本心,才能得到。

  沒辦法像畢加索,但至少可以看到小孩的畫,不要随便對他們說:你畫得不像。

  關于畢加索:

  1.根據畢加索母親的說法,畢加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

  2.畢加索不隻是畫家,還是雕塑家、版畫家、陶藝家、舞台設計師及作家。

  3.1900年,畢加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據說,畢加索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4.晚年加入法國共産黨。

  5.1949年,畢加索的作品《白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

  6.畢加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幹杯吧,為我的健康幹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

  7.遺作逾兩萬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