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舞一般指的是苗族花鼓舞,它是一種男子邊吹“蘆笙”同時用下肢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民間舞蹈,在苗族各個地區都十分流行,尤其以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最為盛行,在這些地區,人們大多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學蘆笙舞的。
蘆笙舞是苗族的舞蹈
相傳蘆笙舞起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在盤古開天地時,苗族祖先依靠狩獵飛禽走獸作為衣食,但是捕捉鳥獸比較困難,這個時候一個小夥子就用樹木和竹子做了一支蘆笙來模仿鳥獸鳴叫和動作,從而引誘鳥獸前來,自此就形成了蘆笙舞并在苗族代代流傳。
蘆笙舞在祭祀、婚禮、喪葬儀式等一些活動的時候都可以跳,集宗教、民俗和文化娛樂于一體,在苗族社會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人們按照蘆笙舞的活動性質和内容,将它分成自娛性、習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禮儀性。
蘆笙舞在苗族占據重要地位
在過去的苗族,蘆笙舞占據着重要的地位,一個青年小夥子會不會吹蘆笙、會不會跳蘆笙舞甚至成為了苗族姑娘們的擇偶标準之一,到現在,一些苗族的節日上,仍然有不少青年男女用蘆笙舞來尋找合适的配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