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的提高,增加了社會财富,但也加劇了社會的分化。
----斯蒂格利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關于效率,含義太多了,職場人一般是指:單位時間完成的工作量;
“提高效率”一直受人追捧,因為大家認為,高效率有助于創造财富,财富蛋糕隻要做大了,每人分到的也會更多。事實也的确是這樣的!
但是,效率提高,做大了蛋糕沒錯;可分配的時候,卻并不是我們想的樣子,而是越發顯出二級分化的趨勢。
我從科諾瑪網站調出了:美國 、日本 、中國城市 、中國農村做對比,大家看到:
全球高速發展的四十年,不論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也不論蛋糕做得多大, 基尼系數代表的貧富分化是愈演愈烈的。
我國的基尼系數從1980年的18%,升至目前的46%
為什麼呢?
因為,隻要強調效率優先, 表面上各有原因,其實質,都是指資本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最最受益的是資本家,而非勞動者。比如,老闆說:小李呀,我把小王辭了,以後這二件工作你都擔着吧,不然你和小王互相扯皮、互相告狀,大家心情都不好,還影響效率。
你可能還暗自高興,終于徹底扳倒了、可惡的、老告你黑狀的小人。
但之後你發現,絕不會把小王的工資都給你,稍微給你加一點,你已經很高興了。
沒多久,你又是下一個小王.........
類似這樣的“提高效率”事,每時每刻都在以不同的面貌出現;
小到你我的工作調整、大到跨國集團兼并,在堂而皇之地“提高效率”名義之下,無不以資本增值為衡量标準和最終目标,都是以犧牲窮人為代價的。
貧富分化,就這樣一點點拉開。
貧富分化,一方面會刺激窮人奮發向上、促進增長;
一方面也會導緻政治不穩、社會動蕩。
為避免後者,避免資本的逐利本性,各國管理者也都在努力控制,
如:反壟斷、反腐敗、累進稅制、遺産稅;
我國去年還提出“第三次分配”,也是為了遏制“提高效率”帶來的副作用,力争促進共同富裕。
所以,效率,是把雙刃劍!人民更多地呼籲這個問題,
國家也會更重視這個問題,
你說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