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藝術素養與技能如何體現?作者:肖雨近日,由國家一級導演王舸編導的舞劇《五星出東方》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後,接續進行全國巡演,并獲得了觀衆的廣泛贊譽這讓人不禁回望近年來舞蹈界一些創作者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焦民族精神傳承,創作出的一批優秀舞劇作品如故宮博物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人民網聯合出品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甯波市歌舞劇院的舞劇《花木蘭》,上海歌舞團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廣州芭蕾舞團的舞劇《旗幟》和無錫市歌舞劇院的舞劇《歌唱祖國》等,這些舞劇着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繼承偉大建黨精神,實現了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當下書寫,展現出了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創作的文化自信與精神自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舞蹈的藝術素養與技能如何體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肖雨
近日,由國家一級導演王舸編導的舞劇《五星出東方》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後,接續進行全國巡演,并獲得了觀衆的廣泛贊譽。這讓人不禁回望近年來舞蹈界一些創作者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焦民族精神傳承,創作出的一批優秀舞劇作品。如故宮博物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人民網聯合出品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甯波市歌舞劇院的舞劇《花木蘭》,上海歌舞團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廣州芭蕾舞團的舞劇《旗幟》和無錫市歌舞劇院的舞劇《歌唱祖國》等,這些舞劇着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繼承偉大建黨精神,實現了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當下書寫,展現出了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創作的文化自信與精神自覺。
如何立足傳統文化、面向當代審美和精神追求、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是考驗當下文藝創作功利和才智的時代課題,也是今天的舞蹈創作者必須面對的實踐挑戰。令人欣慰的是,許多舞蹈創作者或回歸傳統本身,或回溯精神本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精神深入開掘,努力完成其個性化的藝術呈現。《隻此青綠》選材于青綠山水的巅峰之作《千裡江山圖》,由一位故宮研究員以展卷人的視角切入,讓觀衆跟随畫卷的展開,走近畫家王希孟的内心,領略獨特的中華傳統美學意趣。在古畫與今人的情感聯結中,傳統文化自帶的光環和現代創意實現的韻緻共同成就了一幅全新的人文畫卷,也讓人從中感受到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引領中對作品主體“工藝制作者”精神的弘揚。《五星出東方》以我國新疆和田尼雅遺址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為題材,用虛構的故事構建舞劇文本,表達了深化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劇中利用角色之間的戲劇沖突,表達出了不可磨滅的至親摯愛之情、不可抛卻的守護家國之志和不可割裂的民族融合之魂。《花木蘭》以大衆熟知的經典故事為題材進行創作,再度演繹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曆程,表現了中國傳統的孝悌精神。作品突破了傳統的花木蘭形象,通過不輸男兒的英武豪邁,更多表現出主人公對愛與和平的追求,及其無私的品格與擔當精神。無論是以“文物講故事”為創作切入點的《隻此青綠》和《五星出東方》,還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花木蘭》,都飽含着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和内蘊及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内核。
而《永不消逝的電波》和《旗幟》弘揚了共産黨人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抛頭顱、灑熱血的奉獻精神,彰顯革命者崇高的信念和堅定的品格。《歌唱祖國》以音樂家王莘創作《歌唱祖國》這首家喻戶曉的愛國歌曲的心路曆程為題材,講述他從恩師冼星海手中接棒傳遞藝術精神的故事,演繹主人公的親身經曆與家國情懷,見證中華民族之崛起,融個人命運于時代大潮之中。這些作品清晰地體現出當代舞蹈創作者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精神血脈的自覺意識,以及展現民族精神彰顯時代精神的藝術追求。
創作中,能夠在舞蹈語彙和表現形式上創新創造,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并将其轉化為當代舞台上的全新藝術呈現,是這些作品成功的關鍵。《隻此青綠》之于北宋傳世名畫《千裡江山圖》,《花木蘭》之于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辭》,皆聚焦于古代經典的意蘊内涵并再創造。這兩部作品舞蹈創作中都以中國古典舞的舞蹈語彙為核心,采用富有中國古典舞語彙的身韻、身法,舞段構建突破傳統的民族審美風格,叙事方式更加契合當代人的審美習慣,可以說是在繼承民族文化精魂中體現出中國舞劇創作的當代審美觀。《五星出東方》利用帶有地域風格的舞蹈語彙,加之巧妙的結構、合理的編排,還原邊疆地區民族融合的曆史,通過藝術真實的典型化實現曆史真實的活化,讓舞劇作品既有舞又有戲。尤其是深入挖掘敦煌壁畫展現龜茲文化,創作了具有異域風情旖旎婀娜的“燈舞”和極具漢唐古典舞特征的舞蹈“錦繡”等,讓舞者們在步步蓮花、翩翩起舞,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劇中凝聚升華。
運用當代舞作為舞劇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手法,以及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來源于生活的動作凝練,增強作品的“可舞性”和用“舞”之地,也是作品與觀衆産生更多情感共鳴的重要内因。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打破傳統舞蹈種類和固定模式的動作和語彙,從表達當代人的思想情感和貼近當代人的審美出發,通過“以柔克剛”的舞蹈語彙創造整部舞劇的視覺意象。舞劇《旗幟》以芭蕾舞蹈語言進行整部舞劇結構的搭建,編導利用“開”“繃”“直”“立”的形态特征,不僅充分體現出芭蕾舞的舒展與緊緻,更能強化出舞者塑造出的革命者群像的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精神氣魄。《歌唱祖國》以獨特的空間切換手法将不同時空的劇情同時展現在舞台上,用誇張、風趣、幽默的方式構建舞蹈語言,以輕喜劇的形式以小見大地展現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劇中歌曲《歌唱祖國》在人們熟悉的情境中再現,加強了與觀衆的共情與共鳴。
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在這幾部獲得觀衆認可的舞劇作品中,我們既看到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巧妙選材和藝術深耕,也看到了當代舞蹈語彙的創造轉化和創新探索,更看到了當代舞蹈創作者對于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藝術價值的努力追求與探索。(肖雨)
來源: 中國藝術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