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是我們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在夜晚經常能見到。不過對流星的本質,有些人不一定清楚,以為流星是天上的星掉下來了呢。其實,流星和我們看到的星星完全不同。
我們看到的滿天星鬥,除了地球的幾個兄弟是行星之外,都是非常巨大的恒星,是和太陽一樣的天體。不過它們離地球非常非常遠,和地球相碰的可能性是很小很小的。因此,根本不會有星星“掉下來”的事。
滿天的星空
流星,科學地說來,是闖入大氣層的一種星際物質在大氣層中燃燒發光的現象。
地球附近的宇宙空間裡,除了其它行星外,還有着各種星際物質。就像大海裡除了魚蝦蛤貝之外,還有着種種其它小生物一樣。這種星際物質,小的似微塵,大到像一座山,在空間按照它們自己的速度和軌道運行。這些星際物質又可叫做流星體。
它們自己不發光,當它們走近地球的時候,流星體相對于地球大氣的速度非常高,每秒鐘十幾公裡至七八十公裡,比飛行最快的飛機還快幾十倍。當流星體以這樣的高速度穿進地球大氣時,和大氣裡的分子互相碰撞,使空氣電離并加熱到幾千度甚至幾萬度,在這樣高溫氣流作用下,流星體本身也燃燒發光,并且氣化了。
流星
當然流星體在大氣裡的燃燒,不是一下子就燒完的,而是随着流星體運動過程逐漸燃燒的,這樣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那條弧形光。并且沿途産生了空氣電離的餘迹。
有時,體積過大的流星體,還來不及燒完就落到地面,這時我們叫它隕星。隕星有石隕星(隕石)和鐵隕星(隕鐵)和石鐵隕星等。我國早在春秋魯莊公7年(公元前687年)就有隕星墜落的記載。隕星有大有小,從幾兩重到幾十噸不等。1952年4月1日落在江蘇如臯的一塊石隕星,有5公斤重;一次落在新疆的一塊鐵隕星,有20噸重哩!
由于大氣稠密,落到地面的隕星是很少的,它們到達地面時的速度也較小,所以很少帶來災害。
流星體的物質内容是些什麼呢?根據化驗隕星的結果,它的成分多半是鐵、鎳,或有的幹脆就是石頭。也有人猜測,可能有一些地球上沒有的元素,隻是當流星體燃燒時燒毀了,這一點暫時還得不到證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