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提到過的節令,包括元宵、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等。時值中秋,我們就來談談水浒中的中秋節。
《水浒》中明寫的中秋有兩處,分别是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中史進宴請朱武等三人和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中張都監的鴛鴦樓中秋家宴。管中窺豹,我們看看水浒中、甚至宋明時的中秋節令風俗如何。
其一、天氣。
三十回詩雲:玉露泠泠,金風淅淅。井畔梧桐落葉,池中菡萏成房。新雁聲悲,寒蛩韻急。
舞風楊柳半摧殘,帶雨芙蓉逞嬌豔。
可見天氣漸冷,一場秋雨一場寒。
但中秋前後一般是晴天。第二回中寫到:“不覺中秋節至,是日晴明得好。”,三十回中同樣寫到:“月輪端正照山河”、“月明光彩,照入東窗”,都是天氣晴好的寫法。
其二、賞月
書中說到:
“午夜初長,黃昏已半,一輪月挂如銀。冰盤如晝,賞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圓滿,桂花玉兔交馨。簾栊高卷,金杯頻勸酒,歡笑賀升平。年年當此節,酩酊醉醺醺。莫辭終夕飲,銀漢露華新。”
又說:
“酒至數杯,卻早東邊推起那輪明月,但見:‘桂花離海峤,雲葉散天衢。彩霞照萬裡如銀,素魄映千山似水。影橫曠野,驚獨宿之烏鴉;光射平湖,照雙栖之鴻雁。冰輪展出三千裡,玉兔平吞四百州。’”
兩首詩大緻已将水浒中秋賞月的情況寫得差不多了,大緻上就是天剛黑,日落月升即開始,喝酒聊天,賞的就是月升的過程,賞月賞雲賞秋色。
史進家大概屬鎮級頭面人物,張都監屬州一級軍分區首長,約莫正廳級,在一省之地也算頭面人物了。層次跨别如此之大,但都中秋賞月如此重視,可見這是一個全民性風俗。史進更是提前若幹天派人去請朱武等三人。
但是畢竟官民有别,史進雖然已經十分隆重,“教人去縣裡買些果品、案酒伺候”,“宰了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準備下酒食筵宴“,但基本上隻能在莊内、後園“安排下筵宴”;而張都監是在“後堂深處鴛鴦樓下,安排筵宴”。這和《東京夢華錄》的記載“中秋夕,貴家結飾台榭,民家争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嬉我連坐至曉”基本一緻,富貴人家是在自家結飾台榭的。
其次,在飲食上也有所區别,張都監家中是“丫鬟、養娘相勸,一杯兩盞“,“擡上果桌飲酒,又進了一兩套食”,素食、定食為主,紅袖添香;而史進家中是“一面飲酒,莊内莊客,輪流把盞,一邊割羊勸酒”,一群臭男人,大塊吃肉大口喝酒,要的就是一個豪爽。這也和《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民家争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基本一緻,民家就是圖個熱鬧,史進家勝在有錢,不用上酒樓。
娛樂節目上也大有區别。史進家除了喝酒吃肉,就隻有“叙說舊話新言”——純聊天。張都監家除了“次說些閑話,問了些槍法”的聊天外,還叫了養娘玉蘭執着象闆,唱東坡學士的中秋《水調歌頭》助興。書中隻寫了玉蘭的美貌和歌喉,沒有寫舞姿,但想來以張都監的身份,應該有類似了京城的中秋節“踏歌”的要求吧,《宣和畫譜》裡描寫:“中秋夜,婦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 在月華中聯袂為歌,踏地為節,那應該也是相當美的吧。
月餅?月餅估計還不是宋代必備的,雖然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饴”的詩句贊美,但應該還不是一種有儀式感的食品,或許真的像傳說一樣,要等明朝反元起義後才慢慢成為中秋節紀念食品吧。
其三、合家團圓
從宋太宗趙光義公告天下将八月十五日定為中秋節,中秋節成了宋代的法定節日。中秋的圓月,具有最圓的團圓的意象;中秋的願望,也是最全的團圓的願望,大胡子蘇東坡彼時的流行歌曲《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萬裡共婵娟“唱出了人們的心聲——沒錯,張都監也唱 了。張都監的中秋宴,都是夫人宅眷,除了武松别無外人,是典型的家宴。
所以,史進請朱武等三人中秋會飲,那是真心不把朱武等當外人。當然,也不把他莊上的王四等一幹莊客當外人。
所以,張都監隻請武松一人,又三番四次的說“如自家一般,何故卻要回避?”、“這裡别無外人,隻有我心腹之人武都頭在此”,這種“合家團圓”的氣氛麻醉了武松,“連珠箭”般飲酒,還産生了“都監相公如此愛我……我如何不去救護?”的想法。
然而,《水浒》一書,劫自團圓起,對于梁山好漢們,中秋節就是中秋劫。
精神“俠客”史進中秋劫家破人亡、衆叛親離。
打虎英雄武松中秋劫被人陷害,徹底走上黑幫不歸路,初作頭陀裝扮時對鏡大笑其中凄涼又何足外人道也。
暗寫的其實還有三個中秋節——宋江、盧俊義和魯智深的中秋劫。
劉唐也是“八月半天氣”去郓城送的信,宋江殺閻婆惜亡命天涯。
盧俊義也是趕着“中秋節近”趕回家中,結果锒铛入獄,然後家破人亡。
魯智深更是幹脆,在六和寺八月十五聽到潮信,“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坐化了。
所以,就憑這布局,我一直認為,《水浒》作者是不認可梁山作為的,就好像劉德華總是要讓他的黑社會角色最後死掉一樣。
但誰知道呢?或許他是個為了稿費、為了劇情沖突為所欲為的人呢?
——求關注、求贊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