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兼室内設計師Félix Millory
操刀改造了巴黎的一棟複式公寓,
将屋主對于純粹簡約的渴望轉化成了現實。
嚴謹的線條與柔軟的材質完美交織,
将米色石灰華的運用提升至一個新境界。
The Designer 丨 關于設計師
建築師兼室内設計師Félix Millory操刀改造了巴黎的一棟複式公寓,嚴謹的線條與柔軟的材質完美交織,将米色石灰華的運用提升至一個新境界。
米色會是新的白色嗎?“那當然!”建築師兼室内設計師Félix Millory笑着說。前不久,他竭盡所能,為巴黎17區中心的一棟300平方米複式公寓操刀改造計劃。“屋主想要一種‘japandi’風格——半日式,半斯堪的納維亞式——相當極簡主義的那種,而這完全不是我的風格!”作為一個熱衷于反差設計風格的設計師,他打趣道,但他最終将這種對于純粹簡約的渴望轉化成了現實。通過對單色的巧妙運用,這裡成為了他嶄新的遊樂場。
Earthenware陶瓷邊桌出自HK Living,Ellis花呢毯出自Delcourt Textiles。褶皺棉作品Eugénie和Genofa是藝術家Simone Pheulpin。擱架上的兩隻雕塑作品分别為 Mart Schrijvers的Solstice和Annie Maume Maternité。Extrasoft沙發由Piero Lissoni設計,出自Living Divani。客廳裡四座石灰華石柱上方分别展示着Michel Lanos、Hervé Rousseau和Gérard Brossard的陶瓷作品,左側為橡木飾面書櫃,中央放置着由Oscar Niemeyer于1970年代設計的标志性的Alta單人椅。
寬敞的客廳擁有3扇落地窗和5米的層高,形态上的大小錯落和張弛有度的布置,突出了客廳的超凡布局。Félix利用四座石灰華石柱裝點其間,石柱上方展示着出自不同藝術家的陶瓷作品,與他本人設計的雪花石結合鍍鎳青銅的壁燈相互映襯,未來主義美學與原始藝術風格陶器之間形成的第三類碰撞,擦出了獨具魔力的火花。
乍一看,這間居于玻璃立方體内的餐廳, 仿佛懸浮在半空中。定制的石灰華茶幾上,是Alistair Danhieux創作的彈殼形花瓶和雕塑。帶有紋理的櫥櫃鑲闆上的圖案、Glane珠絨覆面的沙發、Félix Millory為Entrelacs設計的邊桌采用石灰華和鍍鎳青銅材質,上面擺放着由Han Chiao設計的上釉粗陶雕塑,以及Blade落地燈(Baxter)和原木腳凳……各種材料的運用在細節方面的結合極其微妙。
餐廳作為整個空間改造中最精彩的部分,混合了不鏽鋼和玻璃材質,仿若一個懸浮的立方體,可謂神來之筆。“我的靈感來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案例住宅’(Case Study Houses),那些激進的加利福尼亞極簡主義玻璃屋”,Félix如此解釋說。作為配合,他利用弧線形的家具柔化直線條的鋒芒,例如Piet Boon的Olle實心橡木桌,和由Kateryna Sokolova為包豪斯學派創立100周年而特别設計的Gropius椅子。
Félix Millory利用弧線形的家具柔化直線條的鋒芒,例如Piet Boon的Olle實心橡木桌和由Kateryna Sokolova為包豪斯學派創立100周年而特别設計的Gropius椅子。Parison吊燈出自Allied Maker chez Triode,桌上釉粗陶器是Joëlle Paillot的作品。
強化空間的容積感,複盤迷宮般的動線,将樓梯置于房間的内部,以上就是這個龐大翻修改造計劃的大緻走向。建築師還亮出了自己的王牌,押注于更高價的材料,不過以一種相當克制的方式運用并呈現。在每個樓層,石灰華、淺色橡木、日本麥稭、帶紋理的羊毛與野生絲綢地毯似乎都融合到了一起,構成了一種更為純淨、但極富層次的裝飾效果。“秘訣在于不鏽鋼材質的點綴,作為主導線索,它創造出某種張力,為整體氛圍帶來亮點。”Félix強調說。
廚房整體外觀為石灰華材質,島台一側是Roly Poly高腳凳。鍍鎳青銅吊燈Tube與不鏽鋼工作台遙相呼應,極富吸引力。Gladiateur台盆和粗陶花瓶,由意大利設計師Silver Sentimenti設計。Lust石灰華配鍍鎳金屬邊桌上的雕塑作品是Michel Lanos的創作。
餐廳内的曲線和廚房内的直角,安撫人心的米色調将兩種對比統一起來。廚房方面,Félix也在石頭切割上頗下了一番功夫,令人眼前一亮。
頂樓的設計布局令人驚豔,擁有能夠一覽巴黎美景的屋頂露台,可通過夏季廚房進入。玻璃屋頂下,是兩個石灰華台面,分别擺放着Han Chiao(Scène Ouverte) 的Trilogy上釉粗陶雕塑和兩隻Gladiateur深碗,由Silver Sentimenti設計。
樓梯如同一個被包裹着的盒子,結合使用了淺色橡木鑲闆(Decospan)和日本麥稭(Nobilis)。Hublot壁燈出自Entrelacs。
淩厲的線條,運用如同第二層肌膚般的輕薄材料,以及同色調疊加,成為連接樓層間的主要設計手法。
如何在樸素感與特大号的舒适之間保持和諧?這一點在主卧室中得到了淋漓體現:鋪有白色亞麻床單的大床Extra出自Living Divani,上面覆蓋着柔軟的Edson珠絨羊毛毯。大面積留白的房間,使得挂在床頭牆上的Simone Pheulpin創作的褶皺棉作品Terre Blanch和Elisa Uberti的粗陶發光雕塑Edifice的立體感更為凸顯。
得益于相鄰卧室的采光度,浴室使用了淺色橡木栅欄格擋。梳妝台上方兩枚顯眼的可旋轉不鏽鋼鏡子,強調了空間的垂直性,純粹又富有層次感。
“對我而言,室内裝飾應該是情感和感官的載體,”針對自己的風格和對奢華感的看法,他最後補充道,“我采用的方法非常有機,我設計的是可供人們觸摸的家具,和願意赤腳居住的公寓。”
A.|重構空間組織動線
建築師程晖将聯排别墅一層樓闆砸掉,同時增加天井将大面積的采光面引入地下二層,聯通公共區域的一層、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這三個層面,在家中任意區域都可以感受到陽光與自然,保有一種漫步建築的感覺。
同時建築師用一面兩層樓高的書牆作為連通,将視線也引入到地下一層的活動空間,全新的動線為空間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B.|統一空間色調與材質
比利時建築師Nicolas Schuybroek通過對室内比例、空氣流動、空隙和線條的精心架構打造出簡約而溫暖的居所。餐廳和廚房的内飾部分,設計師将舊地闆木條的原木色和水泥牆的灰色以及手工上漆的天花闆結合在一起,并将伊朗石灰華融入。
卧房中淺色窗簾和床品搭配Joseph-André Motte的複古黑色皮質沙發,以及Mario Bellini設計的Gli Scacchi(棋盤)系列的桌子,營造出靜谧的空間氛圍。
C.|巧用多層次裝飾材料
時裝買手店hug創始人與主理人vk(餘熙妍)打造的綠洲之家,客廳區域将亞光銀色金屬牆壁與淡色木地闆的結合,營造出具有現代感的空間氛圍。裸露的混凝土梁柱結構與金屬闆材、瓷磚等材料形成鮮明對比。
一層樓梯口,左側下沉空間被vk設計為種植綠植的專屬方形空間,Kar Studio的邊幾搭配DEVIALET黑色音響呈現了現代簡約風格的室内基調。
看完這個來自巴黎的“遊樂場”公寓,你最喜歡這個家中的哪一個空間、理由是什麼呢?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DECO将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份時髦商店好禮哦!
攝影|Vincent Leroux 文|Lisa Sicignano、Wendy Wang
翻譯|唐能 編輯|李淩雲 其他圖片|Félix Millory
新媒體編輯|秦楚 助理|謝思函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系留言獲取轉載、投稿方式。
意大利建築師在山谷“種下”自然之家,住進春天90後藏家雅俊,用藝術觸角探索“收藏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