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06:11:51

《禮記·曲禮下》中記載“約信曰誓,涖牲曰盟。”意思就是說通過語言來達成某種約定的雙方稱之為誓,通過歃血為盟來結成共識的稱之為盟。

在很多時候盟誓兩種概念是混淆的,認為盟和誓是差不多的意思,這是不對的。盟或者誓的意思解釋起來就是“面對雙方都認同的神明,然後就某一件事情一起作出一個莊重的許諾,從而達到雙方一定程度上的共識。”

從上述的解釋來看,盟和誓在意思上并沒有太大的出入,可是在真正的意義上盟和誓還是有着本質上的區别的。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1

那就是基礎條件的不同,“誓”并不需要特定的條件,隻要想要起誓雙方在場并且達成一緻,就可以立馬起誓。可是“盟”是不一樣的,盟需要有一個限定條件那就是“歃血”。

一、盟誓在春秋時期的發展

雖然已經知道了“盟”與“誓”的基本區别,但是在具體的細節方面“盟”和“誓”還有些更為細化的不同。

1、“盟”與“誓”的區别

首先“盟”的使用範圍更為寬廣,比如現在依舊存在的“聯盟”“盟友國”等等都是“盟”的範圍大的體現,相較之下“誓”的适用單位就小了很多

在一定程度上“誓”其實是可以包含在“盟”的範圍内的,或者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盟”,這個特殊的點就是有無“歃血”的行為發生,有的話則是“盟”,無的話就是“誓”。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2

由此引申一下就是“誓”相對而言是屬于比較簡單随心的,而且“誓”的限制條件比較少,人數多也行少也行,所需要的神靈也比較自由,因此“誓”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叫做“私誓”,顧名思義也可以看出“誓”是一種非常自我的行為。

而“盟”則是比較隆重正規的行為,需要參與雙方有足夠的人數,而且在請神方面也比較多,還要寫盟書,因此“盟”就比“誓”要莊嚴很多,标準更高一些。

根據《左傳》和《國語》所記載,在春秋時期盟誓活動就已經達到了二百五十多次,其中“盟”的次數為229次,“誓”一共有21次。

下面我們就結合《左傳》《國語》中所記載的21次“誓”,來分析一下“誓”的具體文化内涵和社會功能。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3

2、“誓”可分三類

仔細研究《左傳》和《國語》不難發現,其中所記載的“誓”在大體上是相同的,隻不過在一些細微的地方還是有明顯區别,比如說“誓”按照性質和功能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因為彼此有着共識,所以就自願結成“誓”,這種情況一般被稱為“私誓”或者是被稱為“約誓”。

二是在行軍作戰之前,将軍為了鼓舞士氣,就會在行軍之前開一場動員大會,這場動員大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士兵更加地信任自己的國家,因此将軍還要對士兵們作出“保障”類的發言,這就是“檄誓”。

三是在周邊的禮樂制度之下,朝觐和聘問時有發生,一些小的諸侯國或者是行人在途徑所聘國的邊境時,還有就是使節在經過第三方國家的邊境時都要進行一次“戒誓”。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4

這就是“誓”的細分類别,這三種情況下所進行的都是“誓”,可是情景卻不相同,想要達到的目的也不盡相同,那麼這三種“誓”到底都有哪些異同之處呢?

二、“私誓”的内涵及功能分析

“私誓”是所有“盟誓”中最為靈活多變的,在《左傳》中有13次的記載,在《國語》中有2次記載,比如說《左傳》中對于私誓的記載是: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這是鄭莊公對他的母親所許下的誓言;“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這是重耳為了挽留子犯而許下的誓言。

1、“私誓”對于人員數和神明數并沒有任何要求

從這些誓言中不難看出在進行“私誓”時,對于參與雙方并沒有任何的限制,人數是多是少?人物是什麼身份?甚至有沒有請神明作證這方面都沒有任何的要求。

如果仔細看的話還會發現,在這些記載的“私誓”事件中,有很多連“誓”都不曾出現,直接用“所……者”來代替了“誓”的用途。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5

所以說“私誓”的發生條件是非常簡單的,隻要有兩個人參與就可以發生,無論當時起誓的時候有沒有見證神都可以,但是“盟”就不一樣了,“盟”的先決條件就是“歃血”,還有盟書,所以如此大費周章參與人數自然也就多了很多,需要請到的見證神也就必須要多多益善。

造成這種區别的原因就是因為“私誓”的目的單純,多為雙方達成共識以後就可以立即舉行的行為,所以很多的繁文缛節就被省略了。

2、“私誓”的判斷标準

判斷“盟”與“誓”的最根本标準就是有沒有标志性動作的出現,“歃血為盟,約言為誓”,這就是最根本的标準。

歃血就是殺死牲畜,然後将牲畜連同盟書一起埋到地下,最後還要請來衆多神靈見證,這樣才算是真正造成了“盟”的所有環節。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6

約言為誓就簡單太多了,首先誓的先決條件就是“約言”,也就是相約而言,隻要雙方有了約定,那麼條件就具備了,這就是“誓”的判斷标準。

而且在“私誓”中為了表示雙方的真誠度也會有一些類似“歃血為盟”的行為,那就是“私誓”中經常會出現以玉器為祭品的情況。

在判斷“私誓”的用詞上也可以作出“盟”與“誓”的區分,比如說“私誓”大部分情況下會出現明顯的“誓”字,如果實在沒有找到“誓”字,那麼還有另一個判斷依據,那就是“所……者”所套用的句子,這樣的句式結構和“誓”的作用是一樣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判斷标準。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7

三、“檄誓”的含義及功能分析

相對于“私誓”而言“檄誓”就有了一定的限定條件,最大的不同就是“檄誓”的發生條件是将軍對士兵,就不再是随便的任意兩個人

根據《左傳》的記載,這種戰前動員大會被劃分到了“誓”的範疇,按理來說戰前準備其涉及的人員非常多,也會有歃血的可能,為什麼不歸為“盟”呢?

其實這是因為戰前的“檄誓”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檄誓”所要求的是别人,對于“檄誓”本人則是沒有要求的

所以說“檄誓”與“盟誓”的根本區别就出現了,“盟”講究的是所有參與“盟”的人都要受到“盟書”的約束,可是“檄誓”的發起人是不受任何約束,因此“盟”和“檄誓”在本質上就有不同。

在《左傳》中有記載“夫帥師,專行謀,誓軍旅,君與國政之事也。”這是晉獻公派太子前往山東時所進行的“檄誓”。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8

《尚書》中就有對這種“檄誓”的解釋“誓:戒也,軍旅曰誓,有會曰誓,自唐虞時已然。”在田兆元的《盟誓史》中有對其做了這樣的注解“這種誓兼有檄文于政令的性質,它不約束自己而約束他人。”

從上述資料就可以看出,“檄誓”隻對他人起到約束作用這一說法是有證據佐證的,這也是“檄誓”的獨特含義所在。

四、“戒誓”的含義及功能分析

上述的“檄誓”的特質是約束别人,那麼“戒誓”就是一個與之相反的“誓”,“戒誓”更多的是用來約束自己,這一點從“戒誓”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戒”本就是用來自我約束的字,比如說“戒煙”“戒酒”等等都是用來約束自己。

所以“戒誓”顧名思義也是一種用來約束自己某種行為的“誓”,這一點在《儀禮》中有着專門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9

根據《儀禮》和《左傳》的記載分析可知“戒誓”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含義:

其一是“戒誓”所涉及的人員都是賓介、上介,次介,衆介,賈人等等,可見“戒誓”一般的參與方都是有一定身份的。

根據史料記載楚公子在去晉國聘問的時候就途經鄭國,當時楚公子就送給了鄭國馬匹二十多頭,可見“戒誓”的規模還是非常大的。

其二是在團使出行的時候一定是規模很大的,所以在經過第三方國家的時候就要對行人進行“戒誓”,以此來達到約束聘問之人的作用。

其三就是“戒誓”含有強制性的意義,而且“戒誓”是有文本可作參考的,另外“戒誓”一般發生的場所也是其特點的,根據《儀禮》所記“誓于其境,賓南面。上介西面,衆介北面,東上。史讀書。司馬執策立于其後。”

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口号(春秋時期誓的文化内涵及其社會功能)10

綜上所述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誓”的三種不同分類之間的異同,相同點是都沒有歃血一說,不同點是在人數、場景、内容、強制性方面都有各自的側重點,所以說“誓”雖然相較于“盟”要簡單很多,但是“誓”也有比較複雜的構成。

所以說根據《左傳》和《國語》所記載的“誓”來看,“私誓”是最普通的,也是最簡單的,其次就是具有一種約束力的“檄誓”,最後最複雜的就是類似于“盟”的“戒誓”。

參考文獻:

[1] 《禮記譯注》楊天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儀禮譯注》楊天宇 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盟誓史》 田兆元 上海文藝出版社

[4] 《左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