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鐵路最新消息來了!
備受關注的西甯至成都鐵路
全線規劃建設17座車站
由中鐵一院設計的11座站房圖新鮮出爐了
西成鐵路
西成鐵路位于青海、甘肅、四川三省交界地帶。線路北起青海省省會西甯市,向南經海東市平安區、化隆縣,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同仁縣;後向東南方向進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依次經夏河縣、合作市、碌曲縣;向南經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接入在建成蘭鐵路黃勝關站;與成蘭鐵路共線引入成都樞紐。線路全長836.5公裡,列車設計時速達200公裡,其中郎木寺至紅原段設計時速可達250公裡。該線建成後,從成都到西甯最快可在4.5小時内到達。
來看看西成鐵路沿線
11座新建車站都長啥樣
↓↓↓
同仁站
同仁,黃南藏族自治州首府,“熱貢藝術”的發祥地,該站建築方案基于地域環境出發,通過張弛有度的頂部形态與兩側舒展穩健的體塊搭接勾勒出山水相依的地貌環境;中部精細生動的幕牆格栅結合兩翼伸展開朗的橫向長窗體現出隆務河與熱貢藝術的精巧絕美。
尖紮站
尖紮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尖紮站轉折起伏的建築輪廓與兩側舒展飄逸的水平線條構成站房整體形态,與青藏高原自然地貌相呼應,表現城市騰飛姿态。建築細部飾以抽象的弓箭符号,體現地域民俗文化。
化隆站
化隆縣位于青海省海東市南部,化隆站建築方案以民族融合為理念,建築形态舒展開朗,屋面飛檐起翹輕盈,寓意“鲲鵬展翅”的時代精神。建築整體水平分為三段,中部體塊高聳,兩側體塊端部斜向收分,如山勢起伏。
若爾蓋站
若爾蓋是川西北重要的門戶城市,享有“中國最美的高寒濕地草原”美譽。車站由舒展的坡屋面及傳統建築元素構成,展現了若爾蓋作為旅遊勝地的城市定位。兩側牆面提取、簡化傳統建築元素,并結合氣候特征,形成疏密有度的立面效果。
阿西站
阿西鎮位于若爾蓋縣中部。阿西站建築形體高低錯落,是對安多地區建築的現代演繹。柱體上部予以簡化的吉祥紋飾,兩側開窗結合“巴蘇”處理,構成整個站房細部語言。
花湖站
花湖位于四川若爾蓋,是熱爾大壩草原最美的湖,天高雲淡、浮光躍金。花湖站建築以明快起伏的形态,展現出熱爾大壩草原的奔放和花湖的碧波空靈。立面采用傳統建築構型體系,與上部舒展的屋面形成有機融合,幕牆外側簡潔富有韻律的豎向構件與周圍的景觀相互襯托,展示出勃勃生機。候車廳吊頂采用簡潔明快的色調與水草豐美的周邊環境相得益彰。
郎木寺站
郎木寺鎮,位于碌曲縣城南,甘川二省交界。郎木寺站建築采用拓撲變形的屋面設計手法,輔以抽象簡化的白底紅牆,形成兼具傳統特征與現代語言的建築氣質。檐口的曲線與起翹暗合了郎木寺仰月型的屋角特征,幕牆的豎向構件是對甘南建築立面的抽象表達。
碌曲站
碌曲站建築構型舒展開闊大氣穩重,展現出淳厚質樸的恢宏形态。收分有力的基台,渾厚莊重的門阙,與高原雪山、林立石峰、人文聖域的意境相融。入口處出挑收合的屋檐是對藏式窗楣與香布帷幕的抽象演繹,相互映襯的木構與白壁,是對地域文脈與傳統古建的傳承融合。明隐相間的窗棂,寓意吉祥的紋飾,彰顯出鐘靈毓秀的地域氣質。
合作站
合作,是鑲嵌在唐蕃古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該站建築造型以傳統藏式建築布局形态為構型,融合古建木構的建築特征,展現出藏漢文化交融的氣質;木構與白牆相稱,點綴在檐口與女兒牆頂,襯托出地域文化的古樸與純粹。兩側上部開窗較小結合“巴蘇”遮陽,更好的适應嚴寒地區的氣候特征。
夏河站
夏河站建築方案提取夏河久負盛名的“拉蔔楞寺”等建築元素,以現代的建築語言彰顯其豐厚的文化特質,呼應藏區錯落層疊的建築群落形象。屋頂造型平檐出挑,四角起翹,明朗大方又不失莊重。
甘加站
甘加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境内景觀豐富多彩,八角古城、白石崖是地域自然人文的重要代表,甘加站設計方案提取當地特色,彰顯地域特征。建築中部與兩側用簡潔有力的柱體進行銜接,隐喻白石奇崖的錯落有緻。建築形體呼應自然,豎向木色格栅映射白石崖寺傳統建築構件,前後層疊的矩形體塊形成了虛實相間的外立面,象征甘加曆史悠久的八角古城。
來源:成都商報 圖:中鐵一院
編輯:海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