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已經準備了意外險和醫療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務必為自己準備重疾險。
2、說“務必”,因為重疾險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于醫療險,還因為重疾所需要的花費,遠遠不止醫療費,甚至醫療費隻占所需費用的一小部分。你看上圖的冰山,醫療費用隻是露出來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費用其實沒有被看到。
3、第一大項是收入損失,重疾險也叫收入失能險,說的簡單粗暴點,一旦發生重疾,基本告别工作收入。此時要面對的是心理,身體和經濟的三重壓力,而重疾險能做的是緩解經濟壓力,還至少減輕一部分的心理壓力。同時,也卸掉了壓在家人身上的經濟壓力。
4、第二大項是康複費用,重疾的特點是病情重,病程長,需要科學系統的專業康複訓練,陪護和營養搭配,這筆“長跑”的花費,不論在哪個城市,費用都不低,這些費用都是醫療險不能報銷的。很多家庭經濟,也大多是長年累月因此被拖垮。
5、說一些擴展的内容,如果萬一将來某天發生了重疾,孩子的學費是不是要繼續交?贍養父母的費用是不是要繼續提供?房貸車貸是不是要繼續還?這幾項費用哪個能等?又有誰能給報銷?可以這樣說,重疾險在某一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收入開源。
6、重疾險一般會有消費型和儲蓄型,消費型一般保費比較低,且大多數是定期保障(比如保障到60歲或者65歲結束),每年保費随着年齡增加而增加。儲蓄型重疾險,保費比較高,保障期間一般是終身,每年保費是恒定不變的。
7、消費型和儲蓄型,沒有絕對的孰優孰劣,隻是條件和需求的不同。如果條件一般,可以考慮消費型,雖然保障一段時間,但保費較低呀,至少可以保證在一段時間内有重疾保障,可以等條件允許了再換成儲蓄型。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考慮終身型保障,一生中任何時間發生重疾,都會有一筆錢作為後盾。如果一生都沒發生重疾,那麼在将來老去身故的時候,重疾險的保額,可以作為一筆财産,給到你指定的家人。當然,也可以通過消費型和儲蓄型搭配,用最少的成本,兼顧高保額和終身保障。
8、重疾險除了基本的重疾保障以外,還有一些附加險,比如投保人豁免,輕症豁免,重疾多次賠付,癌症多次賠付,等等,使保障範圍更寬,風險降到最低,保障時間更長,當然保費也會相應的增加。
9、投保人豁免,即花錢付保費的人萬一發生重疾,那麼保單剩餘年限的保費,由保險公司負擔,重疾保障仍然照常持續,不受影響。這種情況在父母給孩子投保時比較重要,目的在于不因父母的疾病風險,影響孩子的重疾保障。夫妻互相投保也可以附加,可以最大限度抵禦風險。輕症豁免,即保單所保的人本人發生重疾輕症,剩餘年限的保費由保險公司承擔,而重疾保障照常繼續,這也是最大程度降低發生輕症以後的經濟壓力。
10、重疾多次賠付和癌症多次賠付,目的是為了防止一旦重疾發生以後,理賠結束保障終止,多次賠付可以讓重疾患者依然持續的後續保障。罹患重疾的人再次發生重疾,要比健康的人可能性更大,而癌症有可能複發和轉移。所以,如果條件允許,附加多次賠付十分有必要。
11、關于兒童重疾險,有人會認為兒童沒有收入,所以沒有必要準備,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一旦兒童發生重疾,首先需要父母陪伴,毫無疑問至少有一人會處于失業狀态,其次,營養品和康複的費用,仍然是一大筆開銷。不論從哪方面看,兒童準備重疾險都和成人同樣重要。而且在将來,孩子長大以後,他們一定會為自己準備足夠的保險。區别在于,有的孩子到時候要從零起步,而有的孩子早就有幾十萬保額的基礎了。
12、另外,重疾險會配備相應的醫療資源服務,保險公司組建的專業醫療和康複一對一指導團隊,最大限度的防止“大病亂投醫”的現象,為客戶匹配更适合的醫院和醫生,找到最佳治療方案。這也是重疾險目前在做的健康管理服務和未來的趨勢。
13、關于重疾險的額度,有很多客戶是曾經買過重疾險的,其中很多人的保障額度從來沒增加過。代理人要做的,是定期和客戶溝通,了解重疾險保額是否和收入相匹配,個人建議最少要做到年收入的3-5倍,也就是一旦發生重疾,會得到3-5年收入的補償,至少在3-5年以内,不用太擔心家庭支出。說的簡單一點,在能力允許的範圍以内,把重疾險買到最高的額度。
14、重疾險的部分先寫到這裡。大家還有哪些想了解的,歡迎評論區留言,也歡迎咨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