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水粉畫技法

水粉畫技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18:31:56

  1、水粉畫制作過程中,絕大多數顔色都需要在調色闆上調配,然後進入畫面。調配顔色,使用水分與白粉色的多少,是體現表現技法和水粉畫特色的問題。水彩畫,單純使用水分調色來控制顔料厚薄,從而産生明度變化,并利用水色的幹濕,通過顔色的滲化或重置,獲得水彩畫的特殊表現效果。油畫則是使用調色油(松節油或亞麻仁油)與白色來調配,控制顔色的厚薄和明度變化。水粉畫,介于這兩者之間,可以用水使顔料稀薄,成為半透明,使白色畫紙的明度也能透出色層。水分使顔色産生厚薄,厚薄産生明度變化,那就會發揮似水彩那樣的濕畫滲化效果,這就是水粉畫中的薄畫法。

  2、如果用油畫中的厚畫法來制作水粉畫,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較多的顔料和白色來提高顔色的厚度和明度。但是,水粉的薄畫法,雖使用水分較多,也不可能達到水彩畫那樣的活潑、明快、流暢、水色淋漓的藝術效果。厚畫法也不可能像油畫那樣,能将很厚的色層牢固地附着在畫紙上。我們常看到一些水粉畫,由于畫得過厚,而使色層龜裂剝落,發生畫面受損的情況。

  3、水粉畫調色,使用水分有兩個目的:一是調稀顔色,便于自如地運筆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顔色稀薄到各種程度,使明亮的紙色能透出色層,顯出明度的變化。如果水分使用較多,讓顔色在紙面上流淌,也可以産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畫的第一次着色(或稱鋪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較多的薄畫法,它可使色層柔和含蓄有遠退的效果。畫景物陰影部分及遠景常采用此法。薄畫法由于水多色薄,粉質因素和遮蓋力會減弱,水粉畫的藝術特性就不能充分發揮,所以薄畫法常常隻應用在局部或畫第一次色。

  4、水粉的厚畫法,容易産生水粉畫的藝術特色。因此,調色盒中的顔料量要多,必須保持濕潤不幹,保證畫筆伸入顔料格子就能蘸出充分的顔料,在調色時或畫到紙面上去,能十分豐厚飽滿,運筆也能随意自如。有時可以蘸幾種不同顔色,可在畫上塑造對象的同時通過筆法調出恰到好處的色彩,這可以畫出諸色争輝的生動效果。當然,在沒有充分經驗與基礎能力的情況下,是絕不易做到這一點的。因為在表現許多明亮物體或景色時,如天色、水面、路面、房屋等等,需調入大量的白色來達到明度的要求的,所以水粉畫需要用白色時,就應大膽使用白色,并保證有一定的厚度,這樣可使造型厚實有力,與薄畫部分産生強弱對比效果。一般說來,用色的厚薄方面,以厚畫為主,方能獲得較好的水粉畫效果。

  5、水粉顔料要畫得色塊明确、輪廓清楚比較容易,但要畫得銜接自然、柔和就比較難。在寫實風格的繪畫寫生中,表現對象的虛實關系,往往成為一個難題。在寫生習作中,物體輪廓線畫得像剪貼一樣清楚的弊病是常見的。這弊病會使物體與周圍環境脫離,削弱了對象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産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觀察方法,從局部出發,沒有去比較物體輪廓線的虛實關系而形成的,屬認識問題;二是雖在觀察中認識這種虛實的關系,而缺乏表現這種關系的方法。前者的解決辦法在第三章第五節“色彩的觀察與調配”中已有講述,後者的化解則需要了解水粉色銜接的一些基本規律。

  6、水粉畫通過銜接方法取得效果的關鍵是正确控制色彩明度的變化。在“色彩的觀察與調配”一節中,已講到如何利用調色闆,先在調色闆中找到顔色銜接的正确關系,然後進入畫面。這是靠調色闆來獲得正确色彩銜接關系的好方法。一些一氣呵成的水粉畫作品,是趁色彩未幹時,運用濕畫方法完成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