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勤餘
近日,有媒體報道,陝西西安某幼兒園學生入學時,班主任要求家長填寫單位、職務等信息。班主任強調,上述信息不能空着,不然學籍系統錄不進去。
這條新聞引發網友廣泛關注,理由很簡單。很多人都産生了和家長一樣的擔憂:填完了單位、職務,孩子會不會被區别對待?“我的區長父親”是個網絡段子,但背後透露出的焦慮心理,在家長群體中是實實在在存在着的。
不久前,有北京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反映稱,在學生入學時,很多學校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單位和職務等信息,希望能禁止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收集該信息,隻登記父母基本信息即可。
公衆對填寫家長職務這事有話要說,不是因為他們特别“敏感”“沒事找事”。家長到底在哪個單位工作、擔任什麼職務,和學生入學的條件沒有必然聯系,更不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填不填家長職務,真的那麼重要嗎?不填,真的不行嗎?
目前,當地教育局已經表示,此事系老師個人行為,正常情況隻登記戶口所在地和住址信息。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既然是為了收錄進學籍系統,老師這麼做也不過是為了完成工作。把一口“鍋”全扣在老師身上,似乎也有失公允。
去年7月,河北井陉的一家幼兒園,在其招生公告中,明确要求幼兒家長提供個人工資明細。
其實,學校收集家長信息可能也有了解學生家庭信息、個人成長背景的考慮。更了解一位同學的個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何況,很多網友也反映,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多少老師會因為家長職務而區别對待孩子,過分焦慮是沒有必要的。
盡管如此,無論是老師還是學校,都應該充分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重視和強調“教育公平”的年代。不管收集家長職務的動機和原因是什麼,如今都應該重新進行科學的評估和分析。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不妨省去這些繁瑣的步驟,還家長、老師一片清淨。
近日,北京一網友在人民網留言闆上提議,建議禁止學校要求學生家長填寫單位和職務等信息的行為。北京市教委回複稱,信息會嚴格保密,不向普通教師公布,正在研究取消家長職務信息的收集。
眼下,“雙減”政策已經在各地得到落實,逐漸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但減負,減去的不隻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負擔,比如減少作業量、禁止不合規的課外輔導。
孩子、家長、老師心頭的負擔,更應該被減輕。填上一個職務固然簡單,但家長難免要擔心,職務的“分量”到底夠不夠,會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老師也不輕松,面對不同的家長,到底該采取什麼樣的态度?孩子若是知道了其中内情,稚嫩、純潔的心靈也難保不會被侵蝕——父母做什麼工作,真的這麼重要?
這樣一來,又一個“内卷”賽道,隻會讓所有人感到“心累”。去除對教育公平的焦慮,就應該從一件又一件小事做起,比如,能不要填家長職務,就不填了吧。讓家長少一些煩惱,讓孩子不要被人情世故打擾,也讓老師安心教書,這樣對所有人都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