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孟武伯問什麼是孝道。孔子說:“讓父母僅為子女的疾病擔憂。”
逐句解釋:
孟武伯問孝
孟武伯:上文孟懿子的兒子,名彘(zhì),“武”是谥号。
前面是孟武伯的父親孟懿子問孝,這次是兒子來問。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其:指子女。
子女孝順即自我端正,除了疾病,其他都不讓父母擔憂。
心得總結:孟武伯問孝,孔子因材施教。答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針對這個回答自古有不同的解釋,有的認為是父母愛子心切,常憂患子女的健康,因此子女應将心比心,對待父母的關心就像對待孩子生病一樣。有的則認為子女應行事端正,不能德行有虧,除疾病以外不要讓父母憂患。這裡取後一種解釋,即孝順首要是做好自己,不要讓父母操心。
據史載,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長子,為人驕奢淫逸,縱情聲色犬馬,是個浮誇的富二代。孔子在此處的回答,意即為人子者若有諸多不義的行為,會使得父母擔憂,這就是最大的不孝。他這是借孟武伯問孝之機,婉轉地向他提出批評和教育。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無非是希望子女健康快樂、幸福平安。作為子女,讓父母隻擔心我們的健康,其他方面都不用擔憂。這其實并不容易。這需要子女行得正、走得端、知法守禮,還得事事順利。然而現實中難免磕磕絆絆,人生哪有那麼順利呢?不讓父母操心是不可能的。
當然,人如果做事得體,好學上進、不斷完善自我,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那麼事在人為,通過不斷修煉、點滴改進,就能讓自己的品行和習性臻于完善,那父母也就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
孝悌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世界上其他國家雖然也會推崇敬愛父母,但不會像中國這樣把孝順提及到文化的高度,還用禮法來加以約束和規範。對于這一傳統文化遺産,我們當繼承和發揚。但是要注意的是,凡事不要過度,理解傳統文化也要與時俱進。
附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