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本意是“面向、面對”,引申為“臣見君”,再引申為“朝會”,即君臣會面處理政事。所以,朝指的是“政權”、“政府”,并且通常在史學語境下,特别是指代中原王朝時,特指繼承法統的中央政權。
2、“國”:本意是“疆域”,先秦時又常用作特指“都城”。此後逐漸演變為“有土地、人口、政權的政治實體”的意思,已經接近于近現代國際政治的“國家”概念,即“包含領土、人民、主權的政治實體”。
3、中國由古至今隻有一個國家,因為中國自三代以來的法統、道統傳承,從來沒有徹底斷絕過。
4、隻有繼承法統,并且其君主被道統承認為“天子”的中央政權,才有資格稱“朝”,而不是随便一個國号、政權都可以稱“朝”。古代中原王朝能稱“朝”的,隻有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這十二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