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國古代各時期的爵位大小排列

中國古代各時期的爵位大小排列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6 15:03:03

  中國也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劃分。

  周朝施行分封制,天子稱王,各封國的君主有爵位高低之分,但後期均有僭越,比如齊桓公、秦王嬴政為伯爵;戰國時期,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取消王族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賞功勞。從最高的二十等到最低的第一等,依次是:徹侯、關内侯、大庶長、驷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長、左庶長、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上造、公士;後世不施行分封了,但也有爵位管理體系:秦漢改成二十等爵制、三國曹魏又改成了九等制等等。如隋朝李淵被封為唐國公,後建國大唐,李密是世襲的是蒲國公等等。這些爵位有世襲的也有不世襲的,曆朝曆代各不相同。但中國是皇權至上的,所以爵位很容易被虜掉;清朝的爵位管理很有特色,分鐵帽子王爺和普通爵位,普通爵位也世襲但降級;西漢以後最高封爵為王,皆封與皇子;西晉以後,皇族封爵與功臣封爵名稱合并,但最高一級的王、親王隻封與皇族;至明代,在爵位中加鎮國将軍、鎮國中尉等名稱;清朝皇族爵位分十四等,其中貝勒、貝子是滿語天生貴族的音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