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料。選用新鮮黃豆,并剔除有蟲眼的幹癟豆和雜質。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豆粒膨脹,吸足水分,以利于提取蛋白質。
3、磨漿。加水磨碎黃豆。一般磨得越細,蛋白質提取率越高,但過濾性差;漿磨粗了,過濾容易,但蛋白質提取率低,影響産量。
4、過濾。過濾的目的是把蛋白質與纖維素分開。
5、煮漿。煮漿的目的是除去黃豆中對人有害的物質,如凝血劑和豆腥味,将豆漿煮到100攝氏度,維持3到5分鐘。
6、内酯點漿。先将内酯溶于水中。當豆漿溫度降到80攝氏度左右時,一手用勺上下翻動豆漿,一手慢慢地加入内酯,5分鐘内完成。
7、成品。加入内酯的豆漿保溫30分鐘,成型穩定後即為成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