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很多人都把用“而立之年”來調侃自己的三十歲,所以“而立”經常被解讀為成家立業,這樣理解确實是片面的,但不能說這樣的解讀是錯誤的,古時而立是針對男性的,在當代,女性角色是《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
大多數女生的二十歲都是不迷糊的,大學裡自由自在的活着。看看書,思考思考書中的邏輯和道理;追追劇,幻想幻想擁有主角光環的結局;打打遊戲,跟某個互有好感的異性拉近距離,二十歲的花季,是所有女性都羨慕的年紀。
記得我的二十歲,認識了一個名字相似的已經三十歲的師姐,她跟我說所謂的“經驗”,我都會認真的記錄下來,也會寫下她做得不好的地方,找到強有力的話語去反駁,稚嫩卻很堅定又認真。她看着我,溫柔的笑而不語,溫暖不失魅。
過了二十歲,也就是俗稱的“奔三”,這一階段的女性其實最無知,不同于嬰兒時期的稚氣,不同于幼年喜歡提問題,也不同于青春期的叛逆,更不是二恰好二十歲的自信與美麗,這個二十歲到三十歲過渡的年紀就是這麼無知。
我身邊大多數女性的“奔三”路上都經曆了——完成學業、工作、結婚、生子,走完這段時間,少了一樣,就像初一的月亮,高高挂起卻被人忽視,誰都記得十五的月亮圓又亮,所有人都會贊歎,但沒人記得它是經過初一的洗禮。
從二十歲結束的考研失利,到以為幸運的得到一個很好的工作平台;從第一份工作被人陷害算計,到扭頭跟領導吵架離職;從第一次租房伸手不見五指,到後來寬敞美麗;從第一次辭職毫不在意,到現在考慮再三待下去。我幾乎稀裡糊塗步入職場,跌跌撞撞的成長。
花了很多心思到工作上去學習和成長,剛解決一個疑問,又迎來新的工作挑戰,這些看得見的難題可以去圖書館查閱書籍,去網上浏覽借鑒别人秘籍,還有一些無形的問題,沒任何人可以幫助你,要麼難受至極,要麼勇敢積極,人情冷暖,職場大忌,沒有幾年的經曆,誰都鞭長莫及。二十歲後的幾年,不是加班麻痹自己,就是一個人蒙着被子獨自哭泣,想不通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為難自己。
慢慢的,面試成功又離職,反反複複好幾次,現如今第四份工作又不是很稱心如意,但遲遲不敢離職,一邊是頻繁跳槽會讓後面的面試難上幾倍不止,另一方面正常的開銷也不允許。相信不止我一個人如此,當代很多年輕人都是想到錢包就不敢辭職,獨自一人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壓力,也漸漸理解了父母養育我們的不易,任何一個理由的結果都是不敢辭職。
我們會漸漸學着通過僞裝保護自己,一點點縮小自己生活的圈子,越來越不敢離開好不容易建立的舒适區,對任何新事物,都不敢輕易嘗試,對新認識的人,不敢漏出外套裡的真實。
關于職場,喜怒哀思悲恐驚,奔三的路上,獨獨缺少喜,一個人思考工作中的難題,一個人消化新學的知識,一個人承受上司的責備,一個人生怕被同事排擠。
關于健康,遠離了一日三餐的營養均衡,快餐外賣流水線,能吃一頓家常菜就是對于其他上班族的凡爾賽。996的工作日記,回那個租來的家就是旅居,連續待8個小時就是奢侈。運動健身,反正于我而言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關于愛情,離開了象牙塔,純粹的愛情寥寥無幾,除了現實隻剩車房票子的現實,曾經那些從校園到婚紗的愛情讓人羨慕不已,可是幾年下來,也所剩無幾。
關于友情,曾有人說過:畢業後能一個月約一次飯的同城朋友,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打電話,你忙的挂斷一次,他忙的拒接一次。,我們心裡可能都還記挂着彼此,但是以後每次聯系都會小心翼翼,糾結着時機到底合不合适,于是我們很默契的互相不聯系。
關于親情,懵懂的年紀以為父母都不會老去,他們從來不會有任何畏懼,現在也理解了他們的恐懼和壓力,重複着他們的生活方式,該盡孝的年紀卻是那麼的有心無力。
都說三十歲是女人的一道坎,其實女性在奔三的年紀是一條沒有橋的河,一二十歲前有人背着過;四十歲的人告訴你這裡深,那裡淺,但沒告訴你,要你自己淌着過;五十歲的父母告訴你不要慌,不要急,曾經我們帶着你都能過去,但是現在他們在前面等着,再也爬不上他們的背了;六十歲的人告訴你,這河流的急,可以修個橋過去,卻沒告訴你修橋也要打地基,浮橋壓根過不去;七十歲的爺爺奶奶告訴你,真羨慕你們還能過河的年紀,行動迅速就淹不死,這條河我們已經淌不回去;隻有三十歲的自己在河對岸靜靜望着你,近在咫尺又遙不可及,不鼓勵也不打擊,就那樣安安靜靜盯着你,盼着你;淌着河的你扭頭看看岸邊二十歲的你充滿朝氣,低頭看看河裡的倒影,沒了脾氣,湍急的河水早就把你二十歲的棱角磨平不着痕迹,望着河對岸三十的自己,有點期待,又有一絲老去的恐懼。
仔細想想,師姐也應該是這麼成長起來的吧,一如河對岸的自己,溫柔的微笑提點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