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蛇吞象是一個漢語詞語,曾多次出現于古文之中,意思就是一條蛇把一隻大象吞了,釋義比喻人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樣。詞語出自《山海經·海内南經》。
2、山海經中蛇吞象故事:
話說古時候,一幫江津人聚到一起,組織了一個做生意的團夥,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成立了一家販運鹽巴的公司,主要的經營地域就是今天的雲南。衆所周之,雲南不僅有大象,而且,聰明的雲南人還馴服了大象作為駝運物資的工具。
那幫江津人到達雲南後,也入鄉随俗,學着雲南人用大象駝鹽。
一天,一位年輕的江津人獨自押着一頭大象,駝着鹽巴走過一片密林。突然平地上刮起一陣腥風,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一條蟒蛇就竄出密林,用身子緊緊地纏住了大象,然後張開血盆大口,将龐然大物緩緩地吞進肚子裡去。那位年輕人從未見過這樣恐怖的場景,尤其是對于蛇吞象這樣的事情,他更是前所未聞。一時間,他除了吓得目瞪口呆、全身稀泥般地癱倒在地以外,隻能眼睜睜地望着大象的身體漸漸地滑入蟒蛇的口裡。等到那位年輕人重新站起來時,蟒蛇已經消失了。
失去了大象又丢掉了鹽巴的年輕人失魂落魄地回到團夥中,将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講叙了出來。在他不谙世事的想象中,這起損失完全是由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人們不僅能夠原諒他,甚而還會充滿同情地倒上杯酒,給他壓壓驚。
可是,等待他的,除了人們懷疑的目光,便是他們“看錯了人”的堅定不移的認識。接下來,他們齊心協力地把年輕人綁在一棵樹上,先飽飽地喂了他一天一夜的重繩(一種将繩子浸濕後抽打人的刑罰),再将一塊木牌挂到他脖子上,上書“鹽巴客,蛇吞象”六個大字,一路赤腳将其押解回江津。
鹽巴客是江津地區的方言,包括了說假話、大話、套話、欺詐、口是心非等内容。
後來,這個故事演繹開去,便成了廣為流傳的一句歇後語:人心不足——蛇吞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