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移動支付是指移動客戶端利用手機等電子産品來進行電子貨币支付,移動支付将互聯網、終端設備、金融機構有效地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型的支付體系。移動支付是對傳統金融服務深度的有效拓展,對于大衆消費産業的高速發展是強有力的催化劑,擁有廣泛的市場應用空間。
支付企業在移動支付的全面布局,也帶動了手機在線支付用戶的增長。2011-2020年,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逐年增長,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到8.54億,比2019年6月增長了34.9%,網民移動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018年底的72.5%提升至86.4%。
以下是關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移動支付,帶來新的銷售方式
白易,44歲,廣州。
作為一名服裝店公司老闆,移動支付能夠帶來的好處,白易心裡深有體會。白易的公司“狂暴牛仔”沒有銷售産品的實體店,放在以前,沒有實體店,那要怎麼售賣物品。對此,白易自有一套方案:人們現在可以在網上找到我的店鋪,我可以在網上接受他們的訂單。
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如今任何事物都可以和網絡相連。對比以往的經營模式,白易認為應該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在網絡領域開辟新空間,加上當前新的支付方式——各種移動支付的出現。如今,以顧客消費為前提而進行的一切營銷才會變得有意義。
說起剛成立公司那段時間,白易也開始反思經營系統的幾個問題。以前是通過寄郵件和票據,然後等着客戶根據支票付款。“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保證支付過程是否順利,多次對客戶的‘監視’對誰來說都感到不舒服。他們最終是否會支付,我們都不知道,有時候我們必須整夜的去一一核對。”白易說。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某次在周末核對客戶訂購的商品訂單時,因為導入了錯誤的數據,結果很大一部分客戶的票據被弄混亂。雖然在事後也及時進行補救,但白易對這次事故感到擔心,他不想再次發生這種意外。
于是白易想到公司需要一個可以随時随地線上支付的系統,在手機應用程序的廣告中,白易發現了一項很對他的胃口的服務——名為“XX山”的一款新型支付系統。于是白易馬上聯系該廣告的負責人,和他們談妥方案進行合作。
白易每月向“XX山”支付商品的兩成利潤來使用他們的支付系統,在處理訂單時,客戶需要在頁面鍵輸入信用卡信息,隻要進行一次操作,那麼下次購買将直接抵達支付頁面,再也不用通過郵寄票據的方式支付了,也不用去監督客戶的支付過程。
“XX山”支付系統不僅可以讓消費者用信用卡支付,還可以讓賬戶運行變得更簡單。根據其中幾位顧客透露,如今的支付方式非常便利,比之前的繁雜程序更快捷,這項支付服務很大程度上節省了他們的時間。
小劉說:“從開始提供服務,我就對這項服務很滿意。我隻用知道每筆交易要承擔的費用,之後還有疑問的話可以調出費用結算單,一目了然。”白易也表示,現有的信用卡結算系統中包含了各種隐藏費用,而且各銀行發行的信用卡都有相應的手續費标準。有些人在核對賬戶信息時,發現多出各種扣除費用,吓了一跳。
嘗到移動支付帶來的甜頭後,白易與“XX山”續約。從那以後,“狂暴牛仔”的收入增加了三倍。現在,“狂暴牛仔”的大部分顧客都使用起了移動支付,因為這比在世界各地找提款機或拿着支票方便多了。白易也表示,使用新的支付系統,可以在售後為顧客提供更多的服務并收取費用,還可以提供商品退還和回購服務。
白易說:“剛開始周圍的同行還在使用傳統的結算服務,我已經給他們介紹過很多次了,但同行對移動支付還存在一些疑慮。我的收費服務比他們節省多了,他們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但他們沒法嘗試,因為他們和傳統信用卡的收費服務合同尚未履行完。”
移動支付無處不在
陳媛,52歲,貴陽。
雖然移動支付已經流行許久,但陳媛自己對此還是感到陌生。陳媛是一個接受新事物有點慢的人,周圍的年輕人也許在幾年前就開始使用手機移動支付功能了,然而陳媛真正接觸到移動支付是在去年。
對她來說最直觀的改變:外出已經不用大挎包背在身上,肩膀得到解放,口袋裡有台手機就可以滿足日常的消費需求。
最先讓陳媛接觸到移動支付的是租客,陳媛家的老房子已經出租了好幾年,租客也換了幾次。因為之前都是用現金支付房租,那時兩人約好見面,拿了錢,寫了收據。後來,陳媛改為打錢到銀行卡,但還是不方便。
去年新來的租客詢問陳媛有無微信,說以後租房可以直接微信轉賬,既節省了雙方的時間,又能留下憑證,避免了糾紛。看着這個沒有質感的“錢包”,即使錢進了陳媛的微信裡,陳媛還是半信半疑的。
陳媛偶爾會在家門口的菜市場買菜,有時候找不到零錢,老闆就會問陳媛能不能用微信或支付寶付款,陳媛這才發現移動支付已經無處不在。
水果店、小吃店、便利店……隻要能消費的地方都可以用手機結算,省去了找零的麻煩。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采用了更高速的“雲支付”,不僅可以用手機支付,還可以在手機中生成不會丢失的電子票據。這張小票清楚地記錄着消費者所購食品的來源、品種、質量等,一旦出現問題,監管部門可以通過消費平台進行追溯。
陳媛從接觸移動支付到離不開隻花了兩個月,感覺移動支付所帶來的便利已經涵蓋了衣食住行等所有方面。到目前為止,在陳媛外出時,手機可以随身攜帶使用,購物、飲食、出租車都可以随時結算。
聽說城區的公交車可以用手機支付,陳媛也感慨現代生活還真是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但是,陳媛想到最多的還是共享單車。今年上半年進行的共享單車普及化本來是件好事,手機一掃馬上用車,方便又快捷。
但毛病也随之出現,大家都喜歡随意停車,共享單車的亂停放問題很嚴重。陳媛作為社區幹部一員,她也經常收到居民的舉報,但苦于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隻能作罷。不能再讓這種現狀持續下去,不僅會嚴重影響城市形象,也會危害交通安全。
社區人員想了很久,又經過多方讨論,陳媛覺得共享單車應該學習公園裡那種付費單車,有專人管理,有秩序地停放,有破損的車馬上更換。附近的中央公園就是給陳媛靈感的地方,那裡有專門的停車棚,也有專人護理。想要在共享單車上做到這一點,機關、部門、經費都要齊全,這背後需要相關部門下一番功夫。
前兩天陳媛看報紙,其它地區公共自行車已經開始逐步掃碼租車,還可以第二天還車、錯峰還車。陳媛立即把這則消息告訴社區幹部的其他人,表示要以此為榜樣,學習公共自行車的管理模式,這樣才能更好解決自己社區的問題。
如今,陳媛對移動支付也已經習以為常,想起剛開始還對移動支付不信任的時候,陳媛也覺得莫名其妙。雖然身上已經不需要帶現金,但它帶來的便利遠超自己的想象。
陳媛表示,移動技術總是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發展,現在人們可以隻拿着手機走在大街上。如果往後人臉識别技術成熟,甚至可以不帶手機,支付全靠刷臉。陳媛相信,一兩年後這項技術可能全部成為現實。
結語
中國移動支付受前沿技術和移動支付平台的推動下,用戶體驗得到提升,超七成受訪用戶表示移動支付産品支付速度更快。中國移動支付行業正在往标準化和規範化發展,市場競争加劇。
「于見專欄」認為,移動支付普惠發展縮小地域分布差距。随着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技術與普惠金融的融合不斷加深。移動支付作為數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載體,提高了普惠金融服務的便捷性與可得性,縮小了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城鄉數字鴻溝。
随着中國移動網絡不斷升級,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加大,中國電子商務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移動支付逐漸滲透到電子商務領域,并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種主要支付方式。并且伴随着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行為的改變,未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6年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新的高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