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秋衣秋褲的優衣庫,什麼時候這麼火了?印象裡,曾經的快時尚巨頭明明是ZARA啊!撤店、倒閉、虧損15億……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了?今天硬核看闆6分鐘,帶你深扒Zara、優衣庫的時尚秘密!
它,制霸辦公室的時尚單品
各路穿搭博主口中的「搭配神器」
憑借超高性價比和極簡設計,成為真正全中國男人女人的衣櫃。
它就是——優衣庫優衣庫優衣庫優衣庫優衣庫。
今年雙11,優衣庫喜提了男女裝品類的雙冠軍,實力碾壓波司登、太平鳥、海瀾之家。
而曾經的“快時尚領頭羊”Zara,隻在女裝榜位列第9,男裝榜則是連個影子都沒留下。
過去這半年,網上關于zara最多的消息,就是撤櫃。Zara母公司Inditex的财報顯示,Zara今年上半年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币15億元)。
這邊zara瘋狂撤店,那邊優衣庫卻在中國“遍地開花”,截止今年八月,優衣庫已經在中國開滿767門店,甚至超過了日本直營店的數量。
曾經時尚界的“最快傳說”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了?
01 Zara、優衣庫策略分析① 生産模式對比
質量差、廉價、抄襲,這些都不是什麼好詞兒。
但Zara偏偏把這三個詞融合在一起,還成了“歐美高街時尚”。
中國馳名霸總顧裡女士曾說過:隻要你按時到達目的地,很少有人在乎你開的是奔馳還是拖拉機。
對于消費者來說,質量差代表成本低,廉價就是親民,至于抄襲……走遠點看,誰知道你穿的是香奈兒、FENDI還是......ZARA?
說實話,我最羨慕的就是ZARA的設計師。日常工作就是公款旅遊,參加全球各大時尚活動,看見不錯的設計就立馬複刻成平替版本。
每年憑借傲人的抄襲之力,給各家大牌送上數千萬歐元的侵權費,然後轉頭掏空韭菜們的荷包,賺取高達百億歐元的中間商差價。
除了是時裝周的搬運工,Zara也是老百姓衣櫃的凡爾賽造夢師。
傳統服裝品牌一年也就上新2次,但ZARA一年7次上新,每年咔咔更新2萬款新品,很多同行連尾氣都沒吸上一口,就被一個大漂移甩在了身後。同時那些不到999的标價,也讓無數貧民窟女孩擦邊體驗總裁夫人買買買時從不看價格的快感。
ZARA還在庫存率和資金周轉速度上一騎絕塵,堅持小批量生産,根據市場反應随時調整策略,所有的遠程運輸都走空運,一件衣服從生産到消費者手中,中間不超過36小時。
實力演繹:“隻要周轉得夠快,成本就追不上我賺錢的速度”。
在Zara,你很容易看到女試衣間門口排起的長隊,以及在女試衣間門口提着大包小包,一臉生無可戀等待女朋友的男性朋友。
但換到優衣庫,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你們可以一起……
我說的是試衣服啦~~~
那麼,同樣是出來賣的,為什麼優衣庫更男女通吃呢?
比起ZARA一年生産2w 的款式,優衣庫專注于基本款,這就意味着每種款式都可以大量生産,用數量攤平了成本。
更重要的是,這極大地節省了在工廠上的投入。其他品牌在全球需要幾千家工廠代工,優衣庫在全球隻有242個工廠。要知道代工廠對于任何一個品牌來說都是雙刃劍,平時是生産力,但一旦品牌出現了問題,這些就是“奪命債主”了!
此外,基本款減去了設計的附加值,滿足的卻是人們的剛需。試問,誰衣櫃裡沒有件白T恤黑襯衫?
而且比起ZARA的“一次性單品”,優衣庫真的是在面料下足了功夫。
如果你預算100還想穿貂,之前我會勸你洗洗睡吧,但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自主研發了超高性價比、号稱“窮人的貂”的搖粒絨,實現了人手一“貂”的偉大壯舉。
有多少人的衣櫃裡有優衣庫的搖粒絨,請把1打在公屏上!
搖粒絨熱潮後,優衣庫又放出了“色彩大招”——heattach内衣,這一系列的銷量已超10億件,不僅讓柳井正成功加持日本首富buff,還讓優衣庫榮獲“秋衣秋褲扛把子”的光榮稱号。
②營銷策略
如果看到這你覺得你已經掌握了兩家廠牌的精髓之處,那你還是太年輕。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zara很少打廣告。它的廣告費用隻占銷售額的0.3%,是其他服裝企業的十分之一。
它把省下的錢都花在了門店上,zara門店的設計非常小資,女孩兒們拿起一件新款就像是挑了顆打着進口标簽的國産白菜,對着鏡子比劃兩下就能在精緻的道路上策馬奔騰,充分體驗“人均不過千就能擁有品如衣櫃”的快感。
而優衣庫門店更像是個大型倉庫。雖然門店……emmm……質樸了一點兒,但優衣庫進軍時尚圈的勢頭可是相當地猛。
比如和Kaws、Alexander Wang等知名品牌聯名、和前Vogue主編聯手、與愛馬仕總監Christophe Lemaire推出U系列、與Loewe總監Jonathan Anderson 合作等等……自此走上了一條做聯名比做飯還頻繁的不歸路。
每每推出聯名系列,都能引發一輪哄搶。
02 消費者的心理變化總結來說,Zara靠“快”,優衣庫靠“穩”,但往往……太快的東西……都不太行啊(闆娘微笑臉)
Zara的崛起正好趕上了二戰後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幾十年。經曆了戰争的洗禮,人們意識到,與其擔憂可能都不會到來的明天,不如享受當下,于是消費熱情空前高漲。
但2020年爆發的疫情,讓大家紛紛捂緊了錢包,更願意購買必需品。
潮流失去了它的熱度,線下店鋪流失大量顧客,庫存積壓,Zara的“快”,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人們的消費也出現了兩極分化——
學者齋藤孝浩曾總結過:當社會經濟成熟時,人們的消費會出現分化,其中最強烈的,就是注重質量、格調的中産階層,和青睐低價格、高性價比的平民階級。
簡單來說,就是在窮人眼裡,東西越便宜越好、越受歡迎,而有錢人根本不在乎價格多貴,隻要能買到有品質有腔調的高級貨就行。
而ZARA,既夠不上中産階級對服裝質量、品牌力的追求,又不具備優衣庫、淘寶幾十元一件的美麗價格,相當尴尬。
而今年電商、淘寶直播的崛起,給ZARA的走衰添了最後一把火。
在“人間喇叭”李佳琦和薇娅等主播的吆喝聲中,人們有了更寬泛的選擇:反正也隻穿一段時間,為什麼不買比Zara更便宜更好看的呢?
除此之外,快時尚品牌的消費主力大多是90後、95後的年輕一代,普華永道在《2020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中指出,這部分群體更具有先鋒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他們期望品牌具有一定的商業道德标準,比如可持續性、動物福利、數據隐私等等。
從這個層面來說,比起一直堅持原創、與世界各種大牌設計師踏踏實實搞合作的優衣庫,抄襲、“穿幾次就扔”的Zara,确實……有點拉胯。
不過最近據說,優衣庫也開始悄咪咪漲價了,而Inditex則計劃通過面積更大、地理位置更好的數字化門店,實現差異化競争。在電商勢頭強勁的今天,快時尚要如何破局,确實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所以,Zara,優衣庫,你pick 哪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