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重慶洋人街開始搬遷。記者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夏明憲此時狀态。但肯定有一點沮喪——洋人街畢竟是他花了13年心血打造的得意之作。盡管在訪談時露出不舍,但對于一個成熟企業家來說,此時順勢和自省的能力或許更為重要,更何況一個平民公園的發展模式在他手上已經開花結果。“我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話鋒一轉,夏明憲自豪地說,位于涪陵的紅酒小鎮春節期間遊客接待量已達60萬人次,那裡既有洋人街的基因,也做了很多大膽改良。
重慶美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明憲 上遊新聞記者 高科 攝
2月25日下午,重慶美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明憲接受《渝商》周刊記者專訪,全面複盤洋人街。訪問前,我們特意參觀了美心的車間和展廳。盡管這些與本期主題無關,但脫離美心,或脫離重慶民營經濟的發展路徑去單獨評說洋人街都會有所欠缺。
情懷與新平台
上世紀80年代末,夏明憲創立了美心門,并順勢将其發展成為國内門業标杆企業。2004年,夏明憲“推門而出”,開發了洋人街項目。
用今天的眼光看,洋人街是一個标準的、個性十足的民營文創公園,而在十多年前,這種類型的實體幾乎是一個空白,項目從誕生到發展充滿了偶然性。夏明憲回憶說,當時三峽工程剛建成,移民安置難題尚未完全解決,美心曾一次性招錄了近千位庫區移民進廠務工。在某次巡視過程中,夏明憲在車間發現了一個孩童。再細問,工人回答說孩子放假,的确沒地方去。為什麼不去公園?夏明憲這才意識到當時重慶市區的公園很少,而不收門票的公園更少。
除了情懷,更重要的還有企業發展的需要。這一時期,做摩托車的力帆、宗申開始造汽車,做餐飲的小天鵝涉足洪崖洞旅遊地産,夏明憲說自己喜歡旅遊,也一直在關注旅遊産業。
2004年,南濱路第四期項目啟動。2004年夏明憲拿到的土地是協議用地,并非2006年之後規範的招拍挂用地,這也為今天洋人街的搬遷埋下了伏筆。
洋人街的遊樂設施。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攝
人氣與三闆斧
如今的洋人街片區已屬鬧市,而在2004年,這裡還是亂石荒地。一面修建南濱路工程,一面開始進場征地。夏明憲按自己的想法,先嘗試了一點地産項目,但市場反應卻很差,原因是那裡人氣太差,當務之急是要把人吸引過去。
要吸引人氣,最好的途徑就是造公園。夏明憲第一步是找出他在世界各地旅行途中見過的一些有趣的建築圖片,并将這些充滿異域特色的建築複建出來,這就是洋人街第一批300米示範項目,當時的名字叫“美心長江風景區”。
有了西洋建築,第二步就是找真正的洋人參與項目。除了美心公司内部的外籍員工,夏明憲還尋訪到一批在重慶生活的外籍人士,公司用免物業費的方式将他們吸引過來,這就是後來的美國酒吧、加拿大餃子館、法國咖啡廳,“洋人街”的雛形基本完成。
2006年春節,“美心長江風景區”正式開業。有了外國建築和老外,在營銷上還缺乏引爆點。當時園區内部有了廣告牌,但招商效果不好。既然有閑置的廣告牌,一系列眼花缭亂的标語很快出現在公園内外。
對于這些俏皮的、甚至有些是無厘頭的标語,人們并不關心其出處,而是從中獲得了思想或心理上的撫慰。憑借一條條标語,以及之後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創意,通過口口相傳,景區迅速獲得了病毒營銷的巨大效果,并被消費者命名為“洋人街”。
洋人街的遊樂設施。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攝
“給予是最好的溝通”
作為洋人街項目的最高指揮,夏明憲說他一直在用沖突文化來解決發展問題,比如中西方建築的沖突,傳統與流行文化的沖突,還有一個就是消費層面的沖突,這是夏明憲最引以為驕傲的地方,也是他對“平民經濟學”的認識和實踐。
既有稀奇的建築,又是外國人提供服務,那一定是高消費?對此,夏明憲完全給出了颠覆式回答。洋人街從開園之日起就不收門票,市民到這裡玩耍,餓了花一元錢買一個饅頭,渴了再買一元錢的礦泉水,兩元錢就能玩一天。“我們内部做了規定,洋人街所有商品的價格不能高于彈子石,因為彈子石的物價當時在南岸區是最低的。”洋人街設置了大量廁所,上千個凳子……夏明憲說,所有出發點都是讓市民獲益,“給予是最好的溝通”,這是他運營洋人街最大的心得。
遊客來了要玩耍,為了盡可能多地吸引各種業态的商家入駐,“洋人街”在初期執行3年物業全免的政策,甚至連垃圾清運費都減免,即使到了最火爆的階段,對大部分商家仍然是隻收取保證金,而減免物業費。對于商家的管理,夏明憲除了對其品質和服務做出規範,最大的要求就是“限價”。
2006年春節開業後,遊客量就迅速攀升,洋人街成為了重慶普通市民觀光的重要公園之一。到了2016年,日最高接待量已突破20萬人次,年接待遊客達到3000萬人次。洋人街模式在國内被讨論、被學習、被模仿,而夏明憲的“平民經濟學”也在此獲得了巨大成功。
對 話
運營洋人街每年要虧1000萬 但明白了老百姓真正需要什麼
上遊新聞:洋人街從2006年開建到2019年拆遷,你從53歲幹到66歲,這是一個企業家最黃金的十來年時間,洋人街就要開始拆遷了,你此刻是什麼心情?
夏明憲:肯定有不舍。2004年,我們獲得的土地是協議出讓,到2006年要求我們參加招拍挂。随着洋人街的迅速升溫,吸引了一批從事房地産開發的央企投資這一區域,如果招拍挂從事地産開發,估計需要50個億的資金,因為沒有參加招拍挂,土地手續上就沒做好。此次洋人街拆遷,我們服從大局,支持政府對彈子石片區的高規格開發。
上遊新聞:對于洋人街項目,你有什麼遺憾嗎?
夏明憲:正因為我們在土地使用方面的缺陷,導緻洋人街都是按臨時建築在打造,有的還比較潦草,這一直是我内心比較遺憾的地方。
上遊新聞:洋人街項目賺錢嗎?
夏明憲:實際上洋人街的運營是虧損的,每年的虧損額在1000萬元左右。因為,洋人街的面積從最初的100畝增加到目前的1000餘畝,一直在持續建設投入。另外要解決好暴增的遊客,洋人街的職工有1000人,而為了維持遊客數量,吸引商家入駐,在門票和物業費兩部分是不賺錢的。當然,我們後期在洋人街周邊通過招拍挂儲備了300畝土地,綜合土地收益,整個項目也沒賠錢。
上遊新聞:平民經濟學很難盈利?美心從這個項目的收獲是什麼呢?
夏明憲:我認為,洋人街奉行的“平民經濟學”是成功的。通過洋人街項目,我們最大的收獲是明白了老百姓真正需要什麼,老百姓不光想看新奇的東西,還希望買到1元錢的饅頭。我一直的觀點就是從一萬個消費者身上每人賺1元錢,比從100人身上每人賺100元好得多。
另外的收獲,就是我們鍛煉了一支隊伍。在操作洋人街的同時,我們又在涪陵做了一個紅酒小鎮。這個項目吸取了很多洋人街的發展理念,比如1.8元一斤的挂面,2元一斤的榨菜,15.8元一瓶的進口葡萄酒……除了平民消費,我們還結合了時下流行的民宿、養老、新農村建設等綜合發展理念來打造紅酒小鎮。同時,我們還計劃在滬渝高速南線蔺市段建設美心紅酒小鎮服務區,通過高速公路“服務區 景區”模式,将交通與旅遊進行融合升級。
上遊新聞:現在文創産業非常火,美心作為文創産業的先驅,最重要的一條經驗是什麼?
夏明憲:我認為最核心的還是得拿出有說服力的産品,否則很容易讓消費者産生倦怠。
上遊新聞記者 仇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