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會計核算分錄的規定?以下内容依據《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并結合個人多年賬務處理經驗編寫,如果差錯歡迎指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增值稅會計核算分錄的規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以下内容依據《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并結合個人多年賬務處理經驗編寫,如果差錯歡迎指正!
八、“銷項稅額抵減(3級科目)”,差額征稅時用到。有些成本沒有進項發票,但是可以通過計算抵減銷售額。如勞務派遣的人工成本支出、土地出讓金。
例:甲公司銷售房地産含稅收入2180萬元,該項目土地出讓金1090萬元。
借:應收賬款 2180
貸:主營業務收入2000
銷項稅額 180
借:銷項稅額抵減 90(1090/1.09)
貸:主營業務成本 90
九、“出口退稅(3級科目)”,出口貨物一般不交增值稅,但是國内采購有進項,單純出口是不需要抵扣進項,所以這時候就會退稅,退的實際是進項稅額。“出口抵減内銷産品應納稅額(3級科目)”,既有内銷又有外銷,外銷退稅先抵扣内銷應交增值稅,然後剩餘部分再退;這兩個科目經常放在一起使用。
例:甲公司對外出口離岸價100萬元,退稅率 13%
情況一、“應交增值稅”科目期末餘額為借方 15萬元;
說明有15萬元進項沒有被抵扣,當期免抵退稅額13萬元(100*13%)
借:其他應收款 13
貸:出口退稅 13
剩下2萬元的進項稅額,下一期還能抵扣
情況二、“應交增值稅”科目期末餘額為借方 10萬元;
本來可以退13萬元,但是隻剩下10萬元進項,說明還有3萬元被抵扣了内銷的銷項
借:其他應收款 10
出口抵減内銷産品應納稅額 3
貸:出口退稅 13
情況三、“應交增值稅”科目期末餘額為貸方 10萬元;
出現貸方餘額表示沒有進項可以退還了,說明退稅被部分都被抵扣了内銷的銷項
借:出口抵減内銷産品應納稅額 13
貸:出口退稅 13
ps:由上可知,能退多少是取決于"剩餘進項稅"和"當期免抵退稅額"哪個低。在計算納稅總額時,出口抵減内銷産品應納稅額是要計入到納稅總額當中。比如上面的情況三,這13萬元稅務局要退還給納稅人,納稅人另行繳納内銷的13萬元增值稅,為了便捷管理就直接使用退口退稅去抵扣内銷應納的增值稅。
十、“預交增值稅(2級科目)”,核算跟不動産相關業務、建築服務采用預收款方式銷售需要在當地預繳增值稅。
例:甲公司去B市提供建築服務,收取預收款項109萬元,按照一般計稅方法。
借:銀行存款 109
貸:預收賬款等 109
借:預交增值稅 2(109/1.09*0.02)
貸:銀行存款 2
十一、“待抵扣進項稅額(2級科目)”,說的就是現在不能抵扣,以後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前不動産進項需要分兩年抵扣,現在不用了。
借:待抵扣進項稅額(現在還不能抵扣)
貸:待認證進項稅額
借:進項稅額
貸:待抵扣進項稅額(以後抵扣時)
十二、“待轉銷項稅額(2級科目)”,會計上已經确認收入,但是增值稅上未确認收入,所以就有此科目來過渡。
例:甲公司采取分期收款銷售不動産1000萬元(不含稅)
借:長期應收款 109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
待轉銷項稅額 90
納稅義務發生的時候
借:待轉銷項稅額 90
貸:銷項稅額 90
十三、“增值稅留抵稅額(2級科目)”,現在的用途隻剩下留抵退稅了,具體用法見此篇文章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後如何會計處理?
十四、“簡易計稅(2級科目)”,隻要一般納稅人采用了簡易計稅方法,發生的相關增值稅的計提、扣減、預繳、繳納等業務,全部都計入此科目。
簡易計稅銷售
借: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等
簡易計稅
繳納簡易計稅增值稅
借:簡易計稅
貸:銀行存款
十五、“代扣代交增值稅(2級科目)”,核算納稅人購進在境内未設經營機構的境外單位或個人在境内的應稅行為代扣代繳的增值稅。
例:甲公司在境内購買境外未設置經營單位的産品10萬元(不含稅)
借:庫存商品 10
待認證進項稅額 1.3
貸:銀行存款 8
代扣代交增值稅 1.3
其他應付款 2(假設需要代扣代繳的附加稅和企業所得稅為2萬元)
十六、“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2級科目)”,金融商品轉讓按規定以盈虧相抵後的餘額作為銷售額的賬務處理。金融商品實際轉讓月末,如産生轉讓收益,則按應納稅額借記“投資收益”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如産生轉讓損失,則按可結轉下月抵扣稅額,借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等科目。交納增值稅時,應借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餘額,則借記“投資收益”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這個科目多數人用不到,我就直接複制規定了,想具體了解可以私信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