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洪武三年即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
當時的考試分為三級,第一級是院試,考試者統稱為童生,考試範圍是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
次年二月考中秀才的考生可以參加會試,即第二級考試。
通過會試的考生會面對的最後一級考驗就是殿試,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将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問。
最後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隻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别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幹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