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為什麼漢朝的龍袍都是黑色的

為什麼漢朝的龍袍都是黑色的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11 09:25:26

因為西漢龍袍主要是沿襲秦朝龍袍的特點,以水德居,服黑色。而秦代龍袍的顔色以及包含的深刻含義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有較為詳細的介紹,西漢龍袍與其大體上類似,但也有稍微的差别。

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顔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并在笄的兩側系上絲帶,在颌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隻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于周代,曆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按照五德終始說,漢朝取代秦朝,應屬土德,因為土德克水德。而且土色黃,故漢朝應尚黃色。而實際上到漢文帝劉恒時,漢朝皇帝的龍袍才正式使用黃色。其後黃色長期為最尊貴的顔色,經漢朝四百年江山的奠定,加上五德終始學說的衰沒,這種風氣一直沿用下來,直到明清。黃色在古代五方東、南、中、西、北當中屬于中,象征中央,為漢及以後皇帝所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