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中國茶樹、利用中國茶葉和栽培中國茶樹的國家,中國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國,任何國家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都不能否認中國是茶道宗主國的地位,否則違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曆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曆史。
2、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乃玲珑玉體,能見其肺肝五髒”,理由是,“若非玲珑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縷微弱的信息卻值得注意:“茶”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藥”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3、綠茶。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從發現了茶的其他價值後才有了獨立的名字“茶”。在食醫合一的曆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藥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藥用發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别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遊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藥用之旨逐漸隐沒,茶于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4、茶由藥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随之産生了,其典型标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槚”雲:“樹小如栀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并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随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後的事,也正符合新符号的産生後于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5、花茶。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衆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6、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曆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常講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