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齊師伐我。公将戰。曹刿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遂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齊國派兵攻打魯國,魯莊公倉促應戰,曹刿擔心那些大官沒有好的意見提供給莊公,要親自去見魯莊公,同鄉的小夥伴勸他有朝大官在他們會想辦法的,曹刿說他們沒有遠謀堅持去觐見莊公,見到莊公曹刿直接問了莊公準備拿什麼去應戰,可有什麼依靠或過硬的條件,莊公就說:衣食住行有好的從不獨享,都會分給别人,祭祀用的牛羊牲口,從來都如數給夠,取信于神明。曹刿連連搖頭否定,告訴莊公這些都還不夠,給身邊的人提供華衣美食和取信神明都隻是小恩小惠和小的虔誠影響不了戰局,魯莊公又講自己為百姓斷案,雖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會做到合情合理,為民請命的事做了不少。曹刿告訴他民心所向這才是起兵迎戰的一個依靠,就跟着莊公去了戰場。
到了戰場,魯莊公準備擊鼓來鼓舞士氣時,曹刿告訴莊公再等等,等到齊國擊完三次鼓之後,才告訴莊公可以擊鼓了,果然,齊軍大敗,魯莊公剛要追擊,被曹刿攔下,仔細查看後才告訴莊公可以追了,魯軍一舉将齊軍逐出魯國。攻克齊軍之後,莊公問曹刿其中的原因,曹刿講到,作戰,将士需要是勇氣、士氣,第一次擊鼓後,将士們的士氣已經大漲做好了激戰的準備,第二次擊鼓,将士們的士氣已經洩去不少,等到第三次再擊鼓,将士們已經完全沒有了士氣,等的太久隻剩焦躁了,哪還有士氣作戰,這時我們才開始擊鼓将士的士氣高漲,怎麼會輸呢。還有,齊國是大國,兵強馬壯,戰場情況難以預測,萬一有兵力埋伏在追擊的路上呢,要看一看他們撤退時是不是有人指揮,我觀察過了他們撤退時雜亂無章,旗杆都倒了,那就是真的撤軍無疑了,這樣就可以放心追擊了。
公元前684年的長勺之戰,是我國古代戰争史上經典的以弱勝強的案例。我們這個故事就以對話的形式,圍繞曹刿和魯莊公就是否可以正面迎戰,什麼時候可以乘勝追擊展開的論辯和分析。全文圍繞遠謀展開,謀定而後動,觀察入微,一舉成功。“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是一個很好的應敵之法,可以活學活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