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乾心裡明白
你們推薦叫“品味”,我來推薦叫“廣告”。
推而品之,廣而告之,請你暫時耐心的看完這段軟文。
大掌櫃每年在雲南跋山涉水找尋好茶。
這邊厚雅的新餅也哒哒地到店了。
盡管在朋友圈早有預告,但真正等到茶餅到店時,突然覺得成了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悄悄地,誰也沒告訴,輕輕打開棉紙,燒水、撬茶,沖泡。
我現在覺得越來越難以用文字去描述大掌櫃在莽山叢林中找到的每一款好茶。這是經過無數次沖泡、試喝得到的結論。我不願用人情茶之類的詞語冠名給他。
每年上茶山這件事本身就不浪漫,茶圈外面的人看完大掌櫃分享的圖片後講了一句很貼切的話,這是在探險。
是的。探險。
因為你不知道在這寶藏的身上是否還有一條沉睡的巨龍盤踞在那,使你不能靠他太近。你要去找它本身就是在探險。在我看來,這是愛茶的、有信仰的茶商最基本需要做到的。
無需誇大事實,也無需藏掖。坦白于陽光之下,便是最好的回答。
(20米高幹茶樹,意味着你除了有找好茶的本事外,還得要學會爬樹)
話題扯得有點遠了,繼續說回默默品飲厚雅這件事情。
使用過多華麗的詞藻去描述一款茶的口感有時候會是一個品茶者最拙劣的表達。同一款茶你給十個人喝每個人描述出來的口感都是有差異的,這得說是茶的好壞最終還是要由自己的舌頭說話。
我是在為我的懶惰找借口,大掌櫃則在後面揚起“皮鞭”警示。
這就像你有了偷偷喜歡的人,我讓你說她/他究竟是哪裡好?你答不上來,就像鬼迷了心竅。
好吧。我試試将我的感官感受告知你。
混合了多生花草植物的茶香讓你瞬間從城市穿梭至原始森林,茶湯的飽滿度和粘稠度在入口時便讓口腔得到了滿足,出湯後公道杯中的黃色光圈讓你眼睛感到暈眩,膠質感就這麼單刀直入地晃入眼前。
初嘗,敏感的舌頭告訴你茶湯略有鹽堿味,那是隻有生長在高海拔、樹齡夠老的茶葉才有的優秀表現,證明他有着豐富的内涵(礦物質豐富)。喉頭的韻味紮實持久,我屬于喝茶有明顯體感的,手心發熱、毛孔張開這些茶氣足的表現暫且不表也罷。
至于茶葉的外形我就不想用肥厚、碩壯來描述了。語言太貧瘠,不如圖片來得震撼。
杯底的冷香竟然有哈密瓜的香氣,是熟透了的清甜香。你說那還不如直接買個哈密瓜吃呢,如果你這麼想,我也不能攔着你。
多麼拙劣的表達!
茶雖好,獨占、貪杯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這是我清醒了一晚上後得出的結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