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

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23 00:08:55

  1、後世稱杜甫為“詩聖”,是突出了其道德含義,認為杜甫詩所展現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傳統裡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質和情懷,如忠義仁愛、憂國憂民等。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3、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4、“詩聖”的說法一般認為來源于南宋詩人楊萬裡,他的《江西宗派詩序》說:“蘇、李之詩,子列子之禦風也。杜、黃之詩,靈均之乘桂舟、駕玉車也。無待者,神于詩者欤?有待而未嘗有待者,聖于詩者欤?”楊萬裡的這個觀點,後人在評價杜甫時,多加以引述,如宋魏慶之《詩人玉屑》,明楊慎《升庵詩話》等,但這一認識并非楊萬裡的獨得之秘,北宋的鄒浩、南北宋之際的張戒、稍晚于楊萬裡的敖陶孫、曾噩,都曾表達過類似的意見,即視杜甫為詩國聖人,隻是沒有楊萬裡這麼顯豁而已。

  5、到了明末,終生研究杜甫的王嗣爽,開始正式稱杜甫為“詩聖”,他在《夢杜少陵作》詩中說:“青蓮号詩仙,我翁号詩聖。”又在《浣花草堂二首》之二中說:“詩聖神交蓋有年。”宋人稱杜甫“聖于詩者”,主要是指杜甫在詩歌史上的“集大成”地位,認為他無體不工、無美不備。

  6、這一認識最早發之于唐代詩人元稹的《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顔、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宋代文人蘇轼、秦觀也有類似的看法。

  7、後世把杜甫簡稱為“詩聖”,則突出了其道德含義,認為杜甫詩所展現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傳統裡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質和情懷,如忠義仁愛、民胞物吾、憂國憂民等。郭沫若在為杜甫寫的對聯中,稱杜甫為“詩中聖哲”,也是這個意思,這也符合杜詩中的儒學内涵。

  8、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别”為《新婚别》《無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9、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他拿這些來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勵朋友。他表彰元結說,“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他對嚴武說,“公若登台輔,臨危莫愛身。”他對裴虬也說,緻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

  10、正是這些進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種永不衰退的政治熱情、堅忍不拔的頑強性格,和胸懷開闊的樂觀精神,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政治性最強的偉大詩人。當然,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實踐也是分不開的。杜甫的憂來自于國家,喜亦是來自于國家,這就是儒家知識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