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公曆的由來

公曆的由來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2 03:35:02

  公曆起源于古羅馬曆法。羅馬的英語原來隻有10個月,古羅馬皇帝決定增加兩個月放在年尾,後來朱裡斯撒大帝把這兩個月移到年初,成為1月、2月,原來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次類推。便成了今天世界沿用的公曆。

  公元即公曆紀年法,是一種源自于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種曆法-《格裡曆》,其淵源為《授時曆》。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準頒行。公曆紀年以耶稣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曆與格裡高利曆中,在耶稣誕生之後的日期,稱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而在耶稣誕生之前,稱為主前Before Christ(B.C.)。但是現代學者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稱用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與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縮寫為 B.C.E.)的說法。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采用公曆作為國曆,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并行。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