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昆山腔是誰改良的

昆山腔是誰改良的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7 02:47:13

  魏良輔。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前後,魏良輔創造了水磨調的唱法,而且使水磨調的唱法成為昆山腔的正宗。經改革的昆山新腔更是柔美婉轉、清俊溫潤。魏良輔昆腔的唱法在流傳的過程中也有稍稍的變化,形成了昆山、蘇州、無錫三派,各具風格。

  昆劇,原名昆山腔,發源于元末明初的蘇州府昆山縣,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被譽為百戲之祖。昆曲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以鼓、闆控制演唱節奏,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水磨腔這種新腔奠定了昆劇演唱的特色,充分體現在南曲的慢曲子中,具體表現為放慢拍子,延緩節奏,以便在旋律進行中運用較多的裝飾性花腔。

  昆劇的表演,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态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着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