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原文為:“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益時:有利于當世。怠慢:輕慢。輸情:承認自己的過失。遊辭巧飾:巧言掩罪。這幾句大意是:盡忠于國,有益于時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獎賞;觸犯法律,怠慢職守的人,就是自己的親戚也一定要處罰;服罪認錯,承認過失的人,即使罪惡較大,也可減釋;文過飾非,巧言掩罪的人,即使罪惡較輕,也一定殺掉。
前兩句表現了作者秉公執法,執法必嚴的觀點,隻有“誅不避貴,賞不遺賤”《晏子春秋•問上》,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後兩句表現了作者善于區别對待的策略思想,這樣做有利于争取罪人,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也使詭詐之人不敢耍奸施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