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載:
1、山藥原名薯蓣,唐代宗名李預,因避諱改為薯藥;北宋時因避宋英宗趙曙諱而更名山藥。河南懷慶府今武陟,溫縣所産最佳,謂之懷山藥;
2、《本草綱目》說它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
3、根氣味甘,溫、平,無毒,普曰︰神農︰甘,小溫;桐君、雷公︰甘,涼,無毒。 之才曰︰紫芝為之使。惡甘遂;
4、主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主頭面遊風,頭風眼眩,下氣,止腰痛,治虛勞羸瘦,充五髒,除煩熱;
5、補五勞七傷,去冷風,鎮心神,安魂魄,補心氣不足,開達心孔,多記事。強筋骨,主洩精健忘。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潤皮毛,生搗貼腫硬毒,能消散;
6、時珍曰︰按︰吳绶雲︰山藥入手、足太陰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