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令,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最初是幫助皇帝在宮廷處理政務的官員,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任重要。漢武帝以宦官主中書,稱中書令,置令與仆射為其長,掌傳宣诏命等。中書令、尚書令在西漢并置,與谒庭令、内者令等都是由宦官士人擔當。
西漢年間中書,乃歸屬于内廷宦官機構,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内文庫檔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稱中書令。司馬遷中年以後,因學識過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擔任中書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中書令。
唐朝中書令為首席宰相,在三省長官中位居第一。宋朝中書令為正一品,仍為首席宰相。元朝中書令地位在左右丞相之上,由皇太子兼任,統轄六部,總掌天下之政。明初以左右丞相為中書省長官,統轄六部,不設地位高于丞相的中書令,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中書省,此後不再設立宰相,以内閣大學士取代中書舍人的職權。
中書令統轄六部,佐天子而執大政,為中央最高行政長官,曆朝均為首席宰相。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後,不再設立宰相,以内閣大學士協理機密政務,則相當于原先中書舍人的職權,内閣大學士的品級低于唐宋的中書舍人,但巅峰之時的權位卻相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