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隻吃冷食。并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2、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曆“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相傳此俗源于紀念春秋時晉國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稱介子推,之為虛詞,子為敬稱)。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饑。
3、文公複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隐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4、寒食節的具體日期,古俗講究在冬至節後的一百零五天。現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