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嶽江鋒
策劃:宋雅娟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美國國防部在1981年設立了定向能技術局來開發粒子束武器和激光武器,并從當年開始實施預算額為3.15億美元的5年開發計劃。到80年代中期,在美國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中,定向能武器首次作為主力攔截武器的構想“躍然于紙上”,主要包括空間基激光器、地面基激光器、空間粒子束武器等。然而,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至今定向能武器在攔截作戰中的應用依然十分有限,但其在防空反導領域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始終令美國難以割舍。
定向能武器具體有哪些優勢?
定向能武器是指朝着一定方向發射的高能量射束,旨在摧毀敵方飛機、導彈和衛星等目标的武器。高能量射束主要是指強激光、高能強流粒子(電子、質子和離子)和強電磁波。定向能武器的特點是能量高度集中,命中率高,能迅速改變發射方向,短時間内攔截或攻擊多個目标。
美國之所以探索将定向能武器用于防空反導甚至反衛星,是因為其相對于其他常規武器,具有以下獨特的優勢:一是激光、微波波束和粒子束以光速或接近光速的速度直射目标,瞄準即能命中,目标難以躲避;二是可控制射束快速改變方向,一件武器可在極短時間内連續攻擊多個目标,反應靈活、快速;三是能量高度集中,一般隻對目标本身甚至目标的某一部位造成破壞,不像核武器或化學生物武器那樣,造成大範圍的破壞或殺傷。
正是基于這些優良的特性,定向能武器能在瞬間打中遠至幾千千米外快速運動的目标(例如洲際彈道導彈的助推器、母艙、誘餌和軍用衛星等),将其予以摧毀,并可迅速再次瞄準下一目标。
激光反導的殺傷機理是怎樣的?
機載激光器系統(圖片來自網絡)
激光武器迄今已有40多年的發展曆史,其關鍵技術也已取得實質性突破。目前,為防空反導發展的激光武器主要包括化學激光和固體激光。其中,化學激光器可方便實現大功率兆瓦級輸出,進行硬毀傷或遠距離幹擾,但體積龐大且存在排放污染的問題,隻能部署于較大的作戰平台,如戰略運輸機等。固體激光器體積緊湊、重量輕,但目前輸出功率較低,更适合對體積重量要求較為苛刻的車載平台等使用。
而化學激光反導武器的“佼佼者”,當屬美軍大名鼎鼎的機載激光器(ABL)系統了。ABL系統核心部件是兆瓦級的化學氧碘激光器,搭載在改進型波音747-400F運輸機的機背上。在反應非常迅捷的激光指示系統輔助下,大威力激光光柱從貫穿飛機前部的管子中穿越,穿過光柱控制系統後射出。
自2004年以來,機載激光器多次成功摧毀了試驗用的彈道導彈。雖然試驗取得了較大成功,但這種激光器系統結構複雜龐大,化學染料易燃、劇毒、有腐蝕性,使用維護繁瑣且費用昂貴,使其很難進入實戰部署狀态。奧巴馬上台後,在導彈防禦方面更加注重發展技術較成熟的反導系統。2011年12月,美國國防部決定終止這項為期16年、耗資50多億的激光反導項目。
粒子束武器究竟是啥樣的武器?
粒子加速器結構透視圖(圖片來自網絡)
提到定向能武器,大部分人首先想到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對粒子束武器卻知之甚少。其實,早在20世紀50-70年代,蘇聯和美國都曾實施過粒子束武器研制計劃。粒子束武器是用高能加速器将粒子源産生的帶電粒子(電子、質子和離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并用磁場把它聚集成密集的束流,直接或去掉電荷後射向目标,靠束流的動能或其它效應使目标失效。粒子束武器雖然是一種定向能武器,但它發射的不是微波和激光等電磁波,而是質量甚小的粒子。
粒子束武器盡管也能對生物體産生殺傷,甚至傷害的程度比激光武器還厲害,但這種武器的主要殺傷目标不是人,而是用于防空和攔截彈道導彈。高能粒子束的穿透力極強,脈沖發射率高,能快速改變發射方向。粒子束武器通過三種方式破壞目标:一是利用高速密集粒子束流的動能破壞目标結構;二是引爆目标的戰鬥部;三是穿過電子設備時産生脈沖電流使之失效。
但是,粒子束武器也存在着不易攻克的技術難題:一是帶電粒子在大氣層内傳輸能量損失較大;二是由于束流擴散,使得在空氣中使用的粒子束,隻能打擊近距離目标;三是地磁場影響而使束流彎曲。這些缺陷使其在可預期内很難達到實戰應用的地步,至今仍處于基礎研究階段。
軍事小詞典
定向能武器:指朝着一定方向發射的高能量射束,旨在摧毀敵方飛機、導彈和衛星等目标的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這裡的高能量射束,主要是指強激光、高能強流粒子(電子、質子和離子)和強電磁波。定向能武器的特點是能量高度集中,命中率高,能迅速改變發射方向,短時間内攔截或攻擊多個目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