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華夏人民從未停止對服裝的探索,勞動人民們對服裝的制作和材質要求近乎苛刻,正因如此,造就了我們輝煌燦爛的服飾文化,苎麻,作為古老的紡織原料,為中華民族多彩的服飾文化增添了濃重的一筆,苎麻面料制成的衣服,可以說是既美觀又實用。
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服裝發展史上,人類最早的“織物”是用麻纖維和草制成的。中國的麻紡織曆史比絲綢更為久遠,至少早5千年。在周代,人們已用自然發酵的方法對苎麻進行加工,距今已有2600年的曆史。苎麻是中國古老、優美并蘊含了深厚文化底蘊的天然纖維,通過二十多道工序手工精心織就成苎麻布,古時多用于夏令時節的衣物和床品,所以又名夏布。
夏布被譽為“紡織品活化石”,在我國麻紡織發展史上具有深厚的曆史積澱,占有重要地位。據考古發現,1958年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遺址出土距今4700多年的苎麻紡織殘片。1970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距今2700多年的素紗禅衣,其衣領和袖口均有精細苎麻織物的拼接。1988年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大溪文化層壕溝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麻編織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