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朵
2003年的夏天,四川茂縣汽車站,16歲的謝春芳滿腔怨氣,登上了去成都的汽車。
她選了個靠窗的位置,手裡拽着一張鮮紅色的初中畢業證,還有父親塞給她的一張皺巴巴的百元鈔票。
透過玻璃窗,她看到母親還在站台:母親哭得很傷心,一直用雙手擦拭着眼淚,而謝春芳卻沒有任何波瀾。
前不久,因為上學的問題,她剛剛與父母吵了一架。
最終胳膊擰不過大腿,她被動的選擇了外出打工,她也暗暗發誓:“一定要走出大山!”
她就是後來的雲朵,刀郎唯一的女徒弟。
她後來連續5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成名之後的雲朵,也一直不忘回饋家鄉。
01
雲朵出生在四川羌族自治州的一個農村,村子四面高山環繞。
山裡綠樹蔥蔥,夏天的雨後,雲霧缭繞,仿佛就是仙境,山腳被清澈的溪流懷抱。
晴朗的日子,總是藍天白雲,舒爽得不得了。
居民就住在山腰上,聽得最多的是花鳥蟲鳴。
唱歌幾乎是羌族人的“一日三餐”,喪葬嫁娶、飲酒賞月,都少不了歌曲相伴。
雲朵的媽媽,是寨子裡遠近聞名的歌手,有一把好嗓子。
受母親影響,小雲朵從小就喜歡唱歌,也繼承了媽媽唱歌的天分,有着清澈、嘹亮的嗓音。
放學路上、花椒地裡、日落黃昏,你總能聽到小雲朵稚嫩卻動聽的歌聲。
寨子民風淳樸,都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農民,他們靠着勤勞的雙手,過着簡單卻幸福的日子。
雲朵的父母也是天天起早貪黑,一家五口的日子過得清貧,但也其樂融融。
雲朵初中畢業後,父母實在無力承擔三個孩子的學費,便決定讓雲朵放棄上高中。
跟其他孩子一樣,去外面打工,等再過幾年,年齡大一些,再找個合适的人結婚,平平淡淡地過一生。
但才16歲的雲朵,想繼續上學,她在家哭得撕心裂肺,但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
失學的雲朵,當時還理解不了父母的難處,心裡帶着埋怨,就跟着老鄉去成都打工了。
父母将雲朵送到了汽車站,雲朵懷着決絕而歡快的心情,登上了汽車。
哪怕看到母親哭得很傷心,她也無動于衷。那一刻,她對父母更多的還是埋怨和不理解。
02
在成都一家帶有民族特色的休閑山莊,雲朵找了份服務員的工作。
山莊白天提供餐飲,晚上還有當地特色的歌舞表演。
雲朵白天就負責端茶送水、點餐上菜,晚上換上民族服裝,唱歌跳舞。
雖然每月工資隻有幾百塊錢,但是雲朵做得非常開心,工作不累,還能給家裡減輕一點負擔。
時間久了,山莊的人都知道,雲朵歌唱得很好,特别是高音很華麗。
有一天山莊來了位新歌手,第一次聽雲朵唱歌,就被她的唱歌才華吸引了。
就問她,要不要考慮以唱歌為生?還可以介紹一位老師給她認識。
雲朵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是覺得這個哥哥為人誠懇,就決定先去見見這位老師,看看再說。
他就是四川的作曲家秦望東,年過六十,退休在家,一輩子熱愛音樂。
老師讓雲朵先唱一首歌,雲朵就唱了自己最拿手的《青藏高原》。
一曲唱罷,老師覺得小姑娘嗓音條件不錯,但唱歌方式不對,就當場指正了。
雲朵的悟性很好,加上比較好的音樂天分,老師也是愛才之心,
就答應讓雲朵每周抽一天時間,去他家上一次課,系統地教導她音樂知識和唱歌方法。
這讓17歲的小雲朵開心不已,每周的音樂課就成了她最期盼的日子。
雖然已經六十多歲,身體也不太好,但是每次給雲朵上課,秦望東都會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傾囊相授。
雲朵也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每次上課都認認真真聽,
回到山莊後,反複練習老師教的知識,她的音樂夢想也在悄悄地發芽。
可好景不長,秦望東畢竟年事已高,覺得精力實在跟不上,就跟雲朵說暫時不上課了。
但秦望東卻給了雲朵一個更大的驚喜,
他答應雲朵,一定介紹他的親表弟,當時紅得發紫的刀郎,給她認識。
2004年,正是刀郎最火的時候,他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橫空出世,
這首充滿西域風情的歌曲,風靡大街小巷。
刀郎頭戴黑色鴨舌帽的形象,飽經滄桑的嗓音,更是深入人心。
當然在刀郎的歌曲大受歡迎時,也有人自以為是的說“唱刀郎歌的都是農民”,比如天後那英。
在來成都之前,雲朵連村子外的人都沒怎麼見過,何況明星。
所以聽到有機會見到刀郎,小迷妹雲朵内心激動不已。
但她絕對不敢奢望,自己能得到這麼大個明星的青睐,更不要說成為他的徒弟。
剛剛燃起來的熱情,就被澆滅了,她又回到了之前平淡的生活。
那時已近年關,山莊生意越來越好,雲朵每天忙得暈頭轉向,幾乎都快忘記見刀郎的事了。
03
突然有一天,正在幹活的雲朵接到秦望東的電話,讓她明天務必去他家一趟,他表弟刀郎回家過年了。
雲朵激動得手舞足蹈,立馬跑去找經理請假。
沒成想被經理無情地拒絕了,因為山莊人手實在不夠。
雲朵都解釋了半天,都快給經理下跪了。經理威脅說,請假得扣工資。
一向踏實、聽話的雲朵,第一次怼了經理:“愛扣多少就扣多少,我明天必須請假!”,
因為這可能是改變她命運的機會。
那天晚上,雲朵興奮得一夜沒睡着,腦海中想象了一萬種見到刀郎的情景,
設計自己該說什麼、該做什麼,萬一刀郎老師不喜歡自己怎麼辦。
終于挨到了天亮,她匆匆地吃個早餐,就趕往秦望東家。
院子裡和屋裡擠滿了人,聽說刀郎來了,十裡八鄉的年輕人都趕來“一睹芳容”。
穿過擁擠的人群,在平時上課的房間,雲朵見到了刀郎。
那天他沒有戴帽子,披肩的長發,衣着樸素,完全不像大明星。
秦望東把雲朵叫到刀郎跟前,雲朵還沒回過神來,倒是刀郎首先開了個玩笑:“終于見到真人了!”。
原來,秦望東早就多次跟刀郎誇贊過自己的得意弟子。
第二任師父也得檢驗下雲朵的水平。
刀郎彈吉他給雲朵伴奏,唱了一首《青藏高原》。
雲朵幹淨、高亢的嗓音,讓刀郎很震撼,特别是她跨過三個八度半廣闊的音域,确實難得,雲朵的首秀拿到了滿分。
其實雲朵和刀郎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雲朵16歲離家,刀郎17歲背着一把吉他闖天下;
雲朵生性單純、質樸,熱愛唱歌,而刀郎骨子裡也隻是單純的熱愛音樂,厭倦娛樂圈的紛紛擾擾。
甚至在他最火的2005年,為了清淨,他獨自開車跑到甘肅一個叫定西的小縣城,
他以為那裡人煙稀少,不會有自己的任何痕迹。
可當他把車停在一家報刊亭,看到一本雜志的封面,赫然寫着《冷眼看刀郎》,
他掉頭就逃離個這裡。他知道,中國之大,他無處可逃。
刀郎與雲朵的師徒緣分,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
但當時雲朵在成都,刀郎在新疆,相隔千裡。
學音樂,雲朵肯定得去新疆。
17歲的雲朵沒有任何遲疑,當即表态,願意去新疆。
04
2005年春節之後,雲朵背上行囊,在秦望東夫婦的陪伴下,一起飛往新疆,那也是雲朵第一次坐飛機。
秦望東有一個夙願:将自己寫的歌錄成一張唱片。
表弟刀郎義不容辭,接下了這個重任,所有的歌曲由雲朵和刀郎合作完成。
刀郎也更全面了解了雲朵的唱歌天賦,當然還有存在的瑕疵。
在大衆的眼裡,刀郎是沉默寡言的、是冷酷的,但真實的刀郎卻是熱情而貼心的。
他讓雲朵直接吃住都在自己家,不用付任何生活費,連家務都基本是自己父母做。
農村出身的雲朵,雖然勤快、手腳麻利,但是初到城裡,還是有些手足無措,隻能偶爾刷刷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這一住就是六年,刀郎一家也把雲朵當成自家人看待。
在雲朵的心裡,刀郎是音樂上的師父,也是生活上的“父親”。
跟師娘的關系,更像是姐妹,無話不談。
在要不要讓雲朵出去找工作時,刀郎則考慮得更加暖心。
憑雲朵的條件,去酒吧找一份駐場的工作,還是輕而易舉的。
但是考慮到雲朵才18歲,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在那種環境,萬一出什麼問題,也沒法向她家人交待。
加上當時的雲朵,在音樂上就是一張白紙,刀郎也不想被酒吧糟蹋了,他得自己來親自培養。
于是刀郎通過自己的經紀人李松強,将雲朵簽到了刀郎所在的經紀公司。
刀郎還自掏腰包,每月給雲朵發一些生活費,補貼家裡。
在雲朵2011年發行第一張專輯《雲朵》之前,整整六年時間,雲朵就一直在刀郎家“白吃白住”。
雲朵每天就待在刀郎的錄音棚,學習音樂知識。
從最基本的識譜,到發音、唱歌、寫歌、作曲、錄歌等等,所有的東西,刀郎都從頭到尾細緻地教。
刀郎每次寫出新歌,都會讓雲朵試唱。
一年下來,雲朵進步不小,她也等來了第一個小試牛刀的機會。
05
有一次刀郎和徒弟王翰儀正在錄制《愛是你我》,雲朵覺得歌很好聽,就跟刀郎說,可不可以也試唱下。
刀郎帶着大夥吃飯去了,雲朵就一個人在錄音棚,唱一句錄一句。
刀郎回來一聽,覺得非常驚豔:高音輕松、情感到位,唱出了歌中的大愛。
因為這首歌是刀郎為“印尼海嘯”寫的公益歌曲。
于是決定将原來的男男合唱,改成男女合唱。
歌曲一經推出,就引發極大轟動,在民間傳唱度極高,成了KTV對唱必點曲目。
連小沈陽夫妻都來翻唱,湊熱鬧,不過跟原唱還是有差距。
但是刀郎并沒趁熱打鐵,将19歲的雲朵強硬捧出道,因為她離刀郎心目中歌手的标準,還有不少的差距。
而刀郎一有演出機會,都會帶着雲朵,鍛煉她的膽量和演唱能力。
幾乎不參加深度采訪節目的刀郎,2010年12月,出現在《魯豫有約》。
40分鐘的節目,雲朵在節目唱了兩首歌,一首獨唱,一首合唱。
上《魯豫有約》也算是刀郎為雲朵的新專輯發行,做宣傳。
2011年1月,雲朵的首張個人專輯《雲朵》發行,刀郎作為制作人全程操盤,專輯收錄11首歌,其中10首是刀郎親自作詞作曲。
刀郎花了整整五年打造這張專輯,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自己做專輯還多。
也是在錄專輯期間,刀郎唯一一次對雲朵發了火。
面對褒獎,刀郎反而說:“我甚至擔心做不好而浪費掉一個如此美好的聲音。
這張專輯與其說是我在為她制作,還不如說是她給了我一個成就音樂理想的機會”。
2013年,時隔兩年之後,雲朵出了第二張專輯《倔強》,刀郎依舊傾盡全力,
而雲朵也發揮了創作的才華,獨自完成了《倔強》這首歌的詞曲。
專輯大獲成功之後,雲朵也開始變得異常忙碌,除了在師父刀郎的演唱會做嘉賓之外,
還是各大晚會、各大衛視跨年演唱會的常客,
更是在2016年被湖南衛視洪濤看中,邀請參加《我是歌手誰來踢館》,強勢晉級八強。
2017年,雲朵還開了個唱,原本4000座位的場館,硬是加了幾千張闆凳,變成萬人演唱會,轟動一時。
而更為成功的,從2017年開始,雲朵連續5年登上央視春晚。
對于一個大山裡的孩子來說,這已是巨大的榮耀和成功。
06
這份成功的背後有雲朵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有母親從小的熏陶、有秦望東的慧眼識珠、更有刀郎的大愛無私。
就像雲朵自己說的,這一路走來,他遇到了太多的好人,
所以她一直心懷感恩,在她有一定影響力後,她也想盡辦法宣傳自己的家鄉。
在她所有的采訪中,她的自我介紹一定是:“我是來自四川阿壩羌族自治州的雲朵”。
她抓住一切機會,介紹羌族的特色文化:羌族的服裝、羌族的習俗,羌族的歌曲。
羌族的《酒歌》、羌族的雲雲鞋,在雲朵的宣傳下,廣為人知。
2016年,雲朵在家鄉成立了“雲朵音樂教室”,還給家鄉的小朋友們買了電腦,讓孩子們能看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她還專門寫了一首歌叫《羌笛》:悠悠羌笛聲從天邊傳來,是那麼動聽是那樣自在,白白的雲朵也從遠處飄來。
将家鄉的美,表達得活靈活現,雲朵還在央視的《風華國樂》中演唱了這首歌。
在她心中,宣傳家鄉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雲朵還是“羌族文化傳播大使”。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雲朵,我想除了因為她“雲端之上”幹淨嗓音之外,還有她身上的淳樸、真誠的氣質。
而在成功之後,始終不忘家鄉,這種愛心,我想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承”!
無論是起初的秦望東,願意對素不相識的雲朵傾囊相授,
還是後來的刀郎,為了成就雲朵,願意花費六年時間無私培養,
這對雲朵來說,都是莫大的幸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