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毛長度貂的被毛較長,其背部針毛可達11厘米, 絨毛可達8厘米。毛長會使毛皮的被毛不挺立,不靈活,易黏 連。因此,貂被毛長度這一性狀應向短毛方向選育。
2被毛密度被毛的密度與毛皮的保溫性和美觀程度密切相關。被毛過稀則保溫性差,毛絨不挺,欠美觀。
貂被毛密度 與水貂和狐相似。因此,在育種上不是迫切考慮性狀,但亦應鞏 固其遺傳。
3被毛顔色或色型貂的标準色型、毛色個體間差異較 大,由青灰漸變至棕黃。目前,人們對貂皮毛色的要求,顔色越 深越好,直至接近青灰色。因此,毛色這一性狀,标準色型貂應 朝這個方向選育。
4背腹毛差異尤其是産于東北地區的貂,背腹毛長度、 密度和顔色差異較大,直接影響到毛皮的有效利用。此差異與 其體矮、四肢短有關。因此,可通過選擇體高這一性狀,來縮小 背腹毛的差異。
5體型與體重貂的正常體重為5 ~ 10千克,最高有19 千克的記錄。
體型大則皮張大,育種應向體型松弛,體重大的方 向培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