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心理學自我防禦

心理學自我防禦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6 00:42:57

“你好,我總覺得有個同事在針對我。早上到公司,我在喝粥,她拿着一盒牛奶走過,說經常看見我喝粥,叫我多注意補充蛋白質。

我覺得她在諷刺我,回了一句‘嗯嗯嗯,喝牛奶總是比喝粥洋氣啊。’

後來她來問我是不是生氣了,我就跟她說沒有,但其實我很不爽。我想知道,對于這種暗戳戳針對自己的人,我要怎麼回擊呢?”

看到這條留言時,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這位粉絲内心的憤怒和不滿。但這條留言卻引起了我們的警惕:

當然有可能這位粉絲的感受是正确的,這個同事在故意諷刺她。但我們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她同事并沒有其它意思,甚至是出于關心,但她卻因為自己内心的防禦,把這種善意歪曲成了惡意。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類似的時刻,例如上級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感到很憤怒——但是不是其實這種批評有一定的客觀性?隻是我們不願意看見現實呢?

今天借這個機會,給大家科普“自我防禦機制”這件事。你可以根據這篇文章自我檢查一下,你是否經常開啟某種自我防禦機制?你對它的使用有沒有過度?它有沒有在你不自覺的情況下已經阻礙了你的成長?

來看今天的文章。

心理學自我防禦(人需要短暫地脫離現實來保護自己)1

01.有時,人需要短暫地脫離現實來保護自己

生活看似平淡,卻充滿不确定性。總有些事讓我們感到猝不及防,外部現實會随時威脅到自我的穩定。

因此,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并不能夠始終面對現實:因為有時候,現實充滿了痛楚。我們或多或少,都需要在一些時刻與現實隔離開來,讓幻想保護自己。這種機制就叫做“自我防禦機制”。

像文首這位粉絲一樣,我們可能随時會因為别人說的一句話感到不适,沒有人喜歡不愉快的感覺。因此,一旦感到不适,自我就會觸發防禦機制,減輕内心的焦慮不安,保護我們的感受。

長相普通的人,覺得自己特别看重事業上的成功(補償);内心很在乎輸赢和結果的人,特别要表現得無所謂(反向形成);考試考差了,抱怨試卷出得太難(合理化)。都是自我防禦機制在運行的表現。它讓我們減少痛苦。

然而,防禦機制也可能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傷害——如果我們不自覺地讓自我防禦機制運作得太久、程度太厲害,就會令我們過分脫離現實,最終生活在虛假的幻想中,從而基于幻想作出錯誤的判斷、決定、行為,最終讓自己的人生陷入不幸。

比如說,你可能因為難以面對自己真實的缺點,一直活在否認中,最終使自己停止成長。也比如,你可能在一段關系中被不斷的傷害,但你不願意相信ta不愛你的事實,幻想ta還愛着你,最終遍體鱗傷。

自我防禦機制有很多種,安娜·弗洛伊德指出,各種不同的防禦機制好比一個連續譜。一端是最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如否認、幻想和投射(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不需要成熟的人格就可以實施),

另一端是成熟的防禦機制,如利他、升華、幽默(表格裡有解釋),要随着自我的成熟,長大後才會發展出來。

下面這個表格列出了一些常見的防禦機制,從上往下依次是從最不成熟到最成熟來排序的

心理學自我防禦(人需要短暫地脫離現實來保護自己)2

再讓我們以文首這位粉絲為例,有一種可能是:她真實的感覺可能是“我讨厭她!我看她不爽!”。但她否認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投射給了同事,因此她的想法和感受變成了“是她針對我!"

不難看出,自我防禦機制有時候是自我欺騙和逃避責任。隻是這種欺騙和逃避,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說,是需要的。

例如,當男友抛棄了我,但我仍愛着對方,我會非常痛苦。此時,我會覺得對方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渣男,我沒有錯。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的痛苦就能下降到一個可以承受的程度。

另外,面對對方已經不愛我的現實,我可能會幻想對方還愛着我,還有再次愛上我的可能。

在這個由内部虛構出的療愈色彩的幻想世界,外界的現實刺激沒有那麼劇烈了。漸漸地,直到我的修複力不斷發揮作用,慢慢開始能夠承受失戀的傷痛,防禦機制又會自動化地逐步關閉,讓人重新面對現實。

可是,當防禦機制開啟過久,我們的防禦就不再是一種療愈。如果采取了不夠好的防禦機制,它會将自我過分地從外部世界脫離,最終我們會失去重新面對世界的勇氣和能力。

心理學自我防禦(人需要短暫地脫離現實來保護自己)3

02.然而,過度使用防禦機制也可能——讓你完全與現實脫節,阻礙你成長

自我防禦機制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但是過度使用它們,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初中時原本成績不錯的女生,在有幾次考差後,心理上難以接受。她慢慢變得不敢自己考試答題,靠抄襲度過考試。逐漸的,她進一步發展到連平時寫作業無法面對自己真實的錯誤,開始靠“抄”來努力。她買了很多練習題,直接把答案抄上去,并用紅筆給自己打勾。

後來,她考上一所很差的大學,難過之餘,她覺得自己要更努力,但努力的方式還是瘋狂買教輔書抄答案、看網課,不敢自己下筆做任何一道題,也因此輸掉了更多的考試。後來她找到了心理咨詢師,抱怨為什麼自己明明這麼努力,生活對她還如此不公。

這個案例中的女生就是自我防禦機制開啟過度的典型表現。她甘願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土裡,眼不見為淨。這樣做固然緩解了她的挫敗感和焦慮,但問題依舊存在,并且越來越大得令人難以面對。

因此,我們要指出,防禦機制的确可以緩解我們的内心沖突,但并未提供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我們“賴上”防禦機制,一直躲在它的庇護之下,那麼事實上,我們是在為自己不能接受的沖突找借口,拒絕看到現實,長期之後會形成适應不良的行為模式,像這個案例一樣。

不同的自我防禦機制,給人造成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選擇更成熟、更能适應現實的防禦方式是每個成年人都需要的

比如說,否認屬于一種不成熟的防禦機制,正如案例中的女生一直在否認,最終無法适應現實。研究證明,一個人經常使用不成熟的防禦機制(例如:否認、投射、幻想),對ta的人格發展有負面影響

在一些情境下,不成熟的防禦機制有時也是必要的。比如,在遇到喪親、突發意外等生活中的重大危機時,你可能會暫時忘記發生了什麼(否認)、哭不出來(壓抑),這些防禦機制雖然不成熟,但是它們能夠幫我們活下去。

除去這些特殊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需要成熟的防禦機制。

心理學自我防禦(人需要短暫地脫離現實來保護自己)4

03.如何辨别我的防禦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我們需要學會有意識地辨别,自己使用的防禦機制好不好。Valiant 提出以下三點可以作為我們分辨的标準:

  • 要疏導情緒而不是阻礙情緒:

我們要關注和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對一些可能是防禦的“假情緒”保留一份懷疑的态度——比如你以為自己是憤怒,可能你是傷心。

如果我們隻是簡單地壓抑或否認一些無法排解的、不愉快的情緒,那麼被阻礙的情緒還會卷土重來,支配并擊垮我們。好的防禦需要情緒的流動和宣洩。

  • 指向長期而不是短期:

不好的防禦,或許也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寬慰,但會付出長久的代價。因此我們需要一些可能在當下不能完全消滅痛苦、卻在更長的期限中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現實問題的防禦機制。

  • 吸引而不是排斥他人:

把你陷入與世隔絕的境地的防禦機制,一定不如讓你走向求助、和他人形成聯機的防禦機制。

相對來說,預期、幽默和升華,是成熟的、容易帶來更多好的影響的防禦機制。積極準備以降低焦慮不安;以幽默的視角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通過藝術創作或者尋求意義,來處理自己的負面經曆和感受。

這些都是不需要讓我們與現實隔絕,又能降低痛苦感,還能有長期效果的成熟防禦機制。你可以在生活中更多地刻意選擇這些防禦措施。

盡管我們總有時候需要與現實有所隔離,但總的來說,面對現實是健康的自我所必須的。

不要讓你的自我防禦機制遮蓋住你成長的機會。面對自我的缺陷和現實的不足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但一個人能多大程度承認、接納現實,就意味着ta能夠多快地做出對策性的行動。

真實是一切變好的起點,與你共勉。

心理學自我防禦(人需要短暫地脫離現實來保護自己)5

歡迎關注頭條号“知我心理學”——2018年度健康頭條号。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