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一種美德,尤其在我們文化中,對謙虛者評價很高,就連皇帝登基都要有“三讓之美”,不過曆史上有些人“畫虎不成反類犬”成為一個笑話。
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時,有一個叫鐘紹京的大臣,本來已經答應緊随李隆基的腳步,但是臨到事發卻猶豫了,最後在他老婆的勸說下才率領家人跟李隆基殺入皇宮。
事後鐘紹京升了官成為了中書令,一旦掌權後的鐘紹京在朝廷裡上蹿下跳,史稱“縱情賞罰,衆皆惡之”,既然大家看不慣他的行事風格,有人就想讓他下台,其中有個叫薛稷的大臣想了一個妙計,讓下台後的鐘紹京有苦說不出。
薛稷對鐘紹京說:“像你這樣升了官,按照朝廷慣例,同時為了體現你高尚的人格,你應該上表謙讓一下!”鐘紹京一聽薛稷這是為自己好,于是鐘紹京滿口答應了,接着鐘紹京就給皇帝寫了一封奏章,意思就是“我鐘紹京何德何能,恐怕難當重任,還去皇帝陛下選個能力比我強的人吧!”
薛稷一看鐘紹京寫好了奏章,在奏章流轉的過程中,薛稷快馬加鞭跑到唐睿宗那裡,對睿宗說:“鐘紹京這個人雖然在政變中做了點貢獻,但是這個人一貫無才無德,而且出身于胥徒,現在被破格提拔為宰相,恐怕要影響陛下的名聲啊!”唐睿宗十分認可薛稷的話,于是把鐘紹京貶到了外地!
鐘紹京收到朝廷任命後,一定把腸子都悔青了,由于是自己主動提出的謙讓,也沒臉向朝廷申辯,隻能灰溜溜地赴任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