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塘鲺最愛吃昆蟲、小雜魚、蝦、貝類等動物性餌料。
2、其多在夜間活動和取食,白天則潛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飼養後,亦能在白天攝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飼料;
3、塘鲺魚适應能力強,可在小水體和低溶氧的環境中成長,且病害較少,飼料來源廣,容易養殖,成本較低,适宜于農家庭院小水面養殖推廣。
4、塘鲺魚原系野生魚類,栖息于河川下遊、田野、坑塘、溝渠等處。其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隐于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
5、塘鲺秋後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攝食程度亦減弱,肉食性魚類,捕食對象多為小型魚類:如餐條、鲫魚、鰕虎魚、麥穗魚、鯉魚、泥鳅等,也吃蝦類和水生昆蟲,以吞食為主,牙齒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脫;
6、塘鲺分布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尼羅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等,廣布于中國南方各地;
7、胡子鲶是一種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食量大,日食量為自身體重的5~8%,最大可達15%以上,如投飼過量,會産生攝食過多而脹死現象;
8、胡子鲶耐饑能力強,魚種或親魚在人工越冬期間,4~5個月不投飼也不會死亡,當水溫升到15℃以上時開始正常攝食,溫度在20~35℃時攝食旺盛;
9、一般5~9月為攝食盛期,此時生長速度最快,在天然水體中,魚苗主要攝食輪蟲、水蚤、孑孓、枝角類、桡足類等。攝食後的4~7天,完全靠捕食獲得營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