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在現在的文字工具書裡有兩種解釋:①讀“lǜ”時,是指由藍和黃混合而成的一種顔色,也就是青中帶黃的一種顔色。② 讀“lù”時,通“菉”。一種草本植物。對這種草本植物有三種解釋:一說“荩草”,如《辭海》:“草名,即荩草,又名王刍,可以染黃。”一說是一種野菜,即萹蓄,如《國語詞典》 “植物名。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莖呈直立或傾卧狀,有分枝,綠色。葉鈍頭,互生,為橢圓形、披針形或線形。花具短梗,花瓣橢圓形,呈綠、白綠或紅綠色。全草有利尿、消炎、止瀉等作用。”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綠豆古代也叫菉豆。
在《詩經》裡,“綠”字出現了多次,一是作為形容詞,指顔色,如“綠兮衣兮,綠衣黃裡 (《邺·綠衣》);一是植物名,如,“終朝采綠,不盈一匊”《小雅·采綠》。還有說“瞻彼淇奧,綠竹猗猗”《衛風·淇奧》中的“綠”或“綠竹”,也是植物名。現代的各《詩經》譯注多解釋為荩草,但古人的說法不盡一緻。
《毛傳》注《詩·衛風》“綠竹猗猗”:綠,王刍也。”《爾雅》作“菉”:“菉,王刍。《注》菉蓐也。今呼鸱腳莎。”鄭《箋》雲:荩草,亦名菉蓐。 羅願《爾雅翼》:“菉竹,作綠竹,先儒皆以綠為王刍,竹為萹竹。《說文》亦曰:菉,王刍也。引《詩》曰:‘菉竹猗猗’。則綠與菉同,本草名。荩草,俗亦呼淡竹葉,所謂‘終朝采綠,不盈一匊’者。”《本草綱目》說荩草就是王刍,在《唐本草》中一名綠竹。又說“蘇恭曰:今處處平澤溪澗側皆有。葉似竹而細薄,莖亦圓小。荊襄人煮以染黃,色極鮮好,俗名菉蓐草。”毛晉《毛詩陸疏廣要》也說郭璞說的菉蓐和鸱腳莎就是荩草。
古人所說的荩草,就是今之禾本科荩草屬之荩草。一年生草本,稈細弱柔軟,高30-60厘米,基部節着地易生根。古人說莖、葉似小竹。生于山坡草地陰濕處。
荩草可以染黃。我親自嘗試過,如果将白紗布與荩草一起加鹽水煮,白色紗就變成了明黃色。但古人肯定不是這種染法。
細推敲一下,也有問題。“不盈一匊”的“盈”字,意為盛滿、充滿;“匊”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在手曰匊”《毛詩》的解釋是“兩手曰匊”,《說文解字注》的解釋是“兩手兜之而聚”,也即為兩手捧(東西)。如果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終朝采綠,不盈一匊”就是采荩草采了整整一早晨(有解釋為一天)還不滿一把,這說的過去。但段玉裁說《說文解字》的解釋“此雲在手”“恐傳寫之誤”。如果将“匊”解釋為“兩手兜之而聚”之,那就不解了,荩草不可能用手捧。再者,荩草一般都成小片生長或成叢生狀,一個早晨都採不到一捧嗎?在《衛風·淇奧》那首詩裡怎麼說看到淇奧裡的荩草像鋪了竹席一樣呢?
《容齋随筆》說郭璞說的白腳莎即泬蓐豆,有說泬蓐豆就是菉豆。據說綠豆原産中國,有說從印度傳入中國,但什麼時間開始栽培未見記載。不過,有一種野生的綠豆,植株形态與綠豆非常相似,隻是有時成蔓性,種子成青黛色,堅硬。山東很多地方都産。不知為什麼《中國植物志》和《山東植物志》等均未收錄。難道就是綠豆的野生種?賊小豆也稱山綠豆或胡綠豆,産我國北部、東南部至南部。如果說“終朝采綠”采的是野綠豆或山綠豆,那就好理解了。
聯系《小雅·采綠》的第二章“終朝采藍”來看,“藍”是一種用以染色的植物,即蓼藍,那麼“終朝采綠”也應該是一種可以染色的植物。從這個角度看,說“綠”是荩草應該不錯。
《小雅·采綠》畢竟是文學作品,不必那麼較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