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國建立了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框架。
在光榮革命之後,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在英國形成了一種十分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框架,并且革命者制定了一部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法律。
國家牢牢地被掌握在資産階級政權的手裡,而随着時間的進行,君主也隻不過是成為了一個受到資本擺布的虛君罷了。
在這樣寬松政治體制之下,給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英國的法律強調自由和私人财産神聖不可侵犯,公衆的财産不可能被王族或者貴族随意的掠奪,這為資本家經商提供了很大的動力。
光榮革命是一場同時兼顧了當時資産階級和新貴族所要達成的政治目的革命,這場革命建立了一個可以完美兼顧大部分國内階級利益的穩定政治體制。
據史料記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确立對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助力,當君主立憲制确立後的一百年内,英國的資本主義規模翻了數倍。
正是這是種穩定又可以兼顧多方面利益的政治體制,才推動了整個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工業革命前夕,英國的資本主義已經是歐洲最強大的。
英國也最先完成了君主立憲制的轉化,英國的資本主義勢力在歐洲來說都是标杆,這也是工業革命會發生在英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2、英國有着非常優秀的社會結構。
在16世紀以後,英國的舊貴族在不斷的衰落,而新興的貴族階級和中産階級正在不斷的興起。随着他們的實力逐漸強大,他們也開始謀求更高的政治地位,所以英國也形成了一種十分獨特的三位一體的政治。
三個不同的社會階級勢均力敵、相互抗衡、相互協作,這是英國國内的舊式貴族和新興資産階級,還有勞動者所形成的一種穩定社會結構。
這種新興社會結構的産生,促使了原先那種封閉的社會結構開始逐漸的被打破,從國家層面來上來說,整個國家具有了更高的活力和流動性,這也是工業化社會的重要基礎之一。
工業革命需要龐大的勞動力,農業社會必然會限制勞動力的流通,絕大部分的勞動力都會被限制在土地上,而一輩子無法解脫,這對于工業化的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新興的社會結構解放了勞動力的流動性,而生産積極性同樣得到了極大的加強,随着新資産階級和底層勞動力社會地位的提高,他們也開始希望通過經商的手段來擴展自己的财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底層人民向上層人士的上升道路被打通了。
這樣優秀的社會結構,對于當時的歐洲各國來說,都是無法想象的。雖然很多國家都有着新興資産階級的出現,但是他們并沒有完成資産階級政體的轉變。
絕大部分的歐洲國家依舊停留在封建君主制時代,國内的新興資産階級力量非常弱小,他沒有辦法,也不可能獲得政權,這也直接導緻了他們沒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也不可能形成像英國這樣有利的社會結構,這也是為什麼工業革命會在英國發生。
3、英國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先進的思想也是工業革命會在英國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國本身是一個島國,高懸于歐洲的海外遠離歐洲大陸,由此更容易獲得思想的渲染。英吉利海峽是英國天然屏障,就算英國發生了資産階級革命,引來了歐洲國家的極度反感,但憑借着天險就沒有國家可以幹涉英國的内政。
後來的法國就是因為歐洲大陸太近,而遭到了來自歐洲其他軍事強國的路上進攻,最後革命失敗的。
英國天然就是一個島國,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位于海外的他擁有了大量的優良港口,這使得英國在對外貿易中有着極高的優勢,更容易獲得貿易的資源。
況且本身就作為島國的英國也更加重視海洋貿易和造船業,所以英國的海洋貿易和對外貿易十分的發達,這也為後續的英國工業革命提供了資金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