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食物有:
1、粽子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于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曆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于唐韋巨源《食譜》。
2、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3、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鳝、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4、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與糯米飯,放置于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5、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