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嘉偉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慶曆五年重修嶽陽樓,成就了範沖淹的《嶽陽樓記》。慶曆八年,歐陽修任揚州知州,在城西北五裡大明寺西側蜀崗中峰,修了“平山堂”。
山色有無中
嘉佑元年,歐陽公好友劉敞任揚州太守,歐陽公為其餞行,寫了阙《朝中措·平山堂》(《全宋詞》中題為《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這阙詞格調疏狂豪邁,塑造了詞人風流儒雅、樂觀豁達的形象同時,又有人生感悟,情感既豁達又溫儒。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别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歐陽修)
曆來,歐陽公的詞沿南唐後主所開辟的方向,用這種新興的文體抒發内心的人生感受;與此同時,又呼應着柳屯田的詞風,改變詞的美學趣味,引導着它向通俗、民俗的方向開拓、發展。而這阙《朝中措》一改先生的一貫詞風,疏宕豪邁的格調詞風,在歐詞中是很少見的。同時,對東坡先生豪放詞的産生有過一定的影響。
這阙詞,我最喜歡下阙的“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一句。文氣、豪氣皆斐然,這也很符合當時歐陽公“文壇泰鬥”的身份。歐陽公喜歡“飲酒”我們是知曉的,這也是諸多文人所共有的屬性,是所謂“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所以,歐陽公能夠寫出“揮毫萬字,一飲千鐘”來,這并非突顯其文采好、酒量大,重點在于表達後兩句“行樂直須年少”中,那種生命心境的自然、自由,甚至可以是不羁。
一代文宗歐陽公
歐陽公對東坡先生的影響甚大,東坡先生是歐陽公任主考官那一年的進士,所以在歐陽公面前東坡一直都以學生自居。當然,歐陽公能有這麼個出色的弟子,自然也是欣喜的。東坡先生很尊敬歐陽公,多次經過揚州城,都來到歐陽公修建的平山堂。
熙甯四年,東坡由汴京赴杭州任通判,南下途經維揚,第一次到平山堂;熙甯七年,東坡從杭州移知密州,北上經維揚,第二次來到平山堂。先生第三次途經揚州,來到平山堂時,幾經宦海沉浮,恩師歐陽公也早已仙逝。看着這堂中恩師遺留下來遒勁的書法手迹,甚感人世蒼涼之餘,又頓時緬懷之念,所以,寫下一阙《西江月·平山堂》。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蘇轼)
這阙詞把東坡對恩師歐陽公的緬懷,慨歎自身人生虛無的心境表達得尤為深刻。明顧從敬先生在《類選箋釋草堂詩餘》中說:末句感慨之意,見于言外。當年先師說:“行樂直須年少”,而今東坡卻說:“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這雖有違東坡先生一貫“豁達、樂觀”的形象,但這的确是真情的文字。畢竟,在師長面前,我們的内心總是保留着那麼一片柔軟。
蘇東坡
歐陽公的這阙詞中的“儒狂”,對東坡這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縱使在失意之時,有“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之慨歎,慨歎之後也有“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江城子)”。所以,我認為東坡一生中的豁達、疏狂有一部分是受到恩師歐陽修的影響。
東坡能夠遇到歐陽公是他一生之幸,而歐陽公能有東坡這麼個得意弟子,也是他一世的榮光。當然,最有幸的當屬這平山堂,因歐陽公、東坡先生而聞名至今。清王士禛先生在《花草蒙拾》中說,平山堂一抔土耳,亦無片瓦可語。然以歐、蘇詞,遂令地重。
東坡先生是繼歐陽公之後的北宋文壇領袖,即可以說是這兩位文壇領袖成就了“平山堂”,也可以說是平山堂承托了歐陽公的“儒狂”和東坡先生對生命的“喟歎”。因為,歐陽修在文壇的至高地位,而北宋又是一個名家輩出的時代,有許多文人都吟詠過平山堂。
王安石寫,城北橫岡走翠虬,一堂高視兩三州。淮岑日對朱欄出,江岫雲齊碧瓦浮。(平山堂)蘇轍也寫到,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裡對憑欄。海門僅可一二數,雲夢猶吞八九寬。(揚州五詠·平山堂)這些名家之詠,大多都是借助平山堂這一絕佳視角,寫他們心中、眼中、筆下的揚州。
平山堂
相比之下,我當然是更喜歡歐、蘇二公的這兩阙詞。人們在論述歐陽公的散文風格時,常以“六一風神”相推崇,孰能感受到的是這“六一風神”的精髓之處,即在于情感體驗的豐腴、深厚。可巧的是,詞中的情感之真實、細膩也恰恰如此,這正是為什麼在詩與詞之間,我欣賞詩之浪漫、闊大,而喜愛詞之溫柔、隽永。
對于歐陽公詞中的“行樂直須年少”之歎生命短促、東坡先生詞中的“休言萬事轉頭空”之歎人生無常,從漢初以來就不斷的在曆朝曆代的文人心頭回響。為什麼歐陽公能夠在慶曆八年寫平山堂這阙詞時,已然是超脫的、怡然的了?
慶曆五年,歐陽修因支持範沖淹等人的革新運動,被貶滁州做太守。在這期間,他就完成了從喟歎到釋懷的蛻變。幾經人生的榮枯順逆,嘗過了世态炎涼、人情冷暖,使他由最初刻意為之的理性自律,而逐漸轉變為一種平靜自然、散淡從容的超越态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之号,就是他超脫的标志,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所以,慶曆八年歐陽公能寫出“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這樣的詞句。而東坡三過平山堂下的這阙《西江月》,算是與歐陽公這阙《朝中措》來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唱和。東坡先生無論是順境逆境,對人生無常的喟歎,總時不時地出現在他的作品中,這也的确表明他對人生确實有着悲觀的徹悟。但是,這種“徹悟”也就如同歐陽公一樣,在悲哀的根芽上開出了樂觀、豁達的生命之花。
六一宗風
我認為,這種超脫是歐陽公教會東坡先生的。元豐七年,蘇轼知揚州,而他的弟子晁補之在揚州任通判。赴任途中,蘇轼在《次韻晁無咎學士相迎》中無限地感慨道:每到平山憶醉翁,懸知他日君思我。路旁小兒笑相逢,齊歌萬事轉頭空。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是東坡先生再一次以平山堂為契機,來回應歐陽公在《朝中措》中所發出的生命的感喟。
歐陽修、蘇東坡、平山堂,這三個詞就是一首曼妙的詞篇。歐陽公、蘇東坡、平山堂抉發了生命的本質,平山堂就是對生命意趣的最好注解。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告知删除。 ‖ 版權所有,頭條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系本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