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全面進展?烏東4州公投搞完了、入俄儀式也搞完了,俄羅斯“合法”地走完了“恢複俄羅斯傳統疆域”的流程但戰事還在繼續,紅利曼依然被烏軍圍困,炮火連天于此,費時6個月,俄羅斯“達成”了政治上的第一階段目标,隻是這與其“特别軍事行動”中的“由攻轉守”并不同步,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俄烏沖突全面進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烏東4州公投搞完了、入俄儀式也搞完了,俄羅斯“合法”地走完了“恢複俄羅斯傳統疆域”的流程。但戰事還在繼續,紅利曼依然被烏軍圍困,炮火連天。于此,費時6個月,俄羅斯“達成”了政治上的第一階段目标,隻是這與其“特别軍事行動”中的“由攻轉守”并不同步。
美國自然不會接受這一結果,受其操弄的歐盟也發聲拒絕。站在美國的立場,由于實體産業空心化,以及疫情導緻全球産業鍊、供應鍊不穩定,加之攪動“大國競争戰略”,大搞經濟體、AUKUS族群、乃至文明體的對抗,讓自2008年以來“印錢消災”的手法玩不轉了,自己把自己搞進了高通脹,使内部的民粹主義潮湧日漸高漲。如此,美國經濟有墜入深淵、進而引發社會撕裂之虞,亟需外來資源救場。于是,利用美元的優勢地位,美聯儲連續提基準高利率,吸引外部資源。但現在的新興經濟體體量大、政治自主性強,在經濟上虹吸其資源需要調用大量資源來做杠杆,再像1998年那樣靠幾個私人财團就能收割小型新興經濟體的輝煌案例,難以複制。而靠行政性的“制裁、封鎖”手段,往往是“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倒賠。
沒辦法,救急之下,美國隻有向自己的跟班盟友們下手。在過去三年中,“給美國做配套”的日韓經濟經不起折騰,已滑向衰退。歐盟經濟體量大、結構相對完整,但其命門在于能源外依,尤其是其經濟引擎德國,能源來源于中東和俄羅斯。不過,自2018年的“卡舒吉案”之後,中東老大沙特對美國已經是“聽調不聽宣”了,除非美國付出重大的政治對價,而這又會與以色列的利益糾纏不清,讓華爾街的猶太資本不爽,美國的行政班底不敢輕舉妄動,畢竟“收人錢财、與人消災”是混政治圈的規則。
那,隻有針對俄羅斯。
撇開經濟因素,蘇聯時代的“恐怖和平”雖然随“冷戰”而結束了,但“擁核自雄”、對美西擁有“對等毀滅”能力的俄羅斯,一直是後者難以消弭的噩夢。後冷戰時代,美西對俄羅斯展開軟性圍剿,不斷地染指、滲透俄羅斯外圍的東歐、中亞地區,并扶持其内部寡頭、收買其内部官吏,也包括1998年引發“盧布危機”,對俄羅斯經濟的搜刮。美西的目标,就是在經濟上把俄羅斯“盤軟”,使之無力支撐“對等毀滅”的能力,畢竟,生産、養護、發展數量龐大的核打擊能力,成本巨高。
但人算不如天算。2008年次貸危機、歐債危機并發,迫使美國、歐盟走了不同的經濟修複道路,即美國搞頁岩油,一度成為全球第一的油氣生産國、輸出國,而歐盟則迷戀上了低成本的俄羅斯能源。正當美國期望取代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的地位時,2020年俄羅斯和OPEC聯手擺了它一道,即用超低油價把美國高成本的頁岩油拍死在了沙灘上,使其萬億投資轉成了“有毒資産”。如此新仇舊恨,讓“搞垮俄羅斯”成為了美國政壇的當務。
在另一頭,從“休克療法”和“盧布危機”中清醒的俄羅斯人,逐步認清了美國的嘴臉和圖謀,使得雙邊關系逐步走向了“次冷戰”模式。2008年的俄格沖突,俄羅斯對舊同盟劃下的底線,即“你可以選擇發展道路,但不可改變地緣政治格局”。不過,劃線是要有對價的,而俄羅斯拿不出錢,于是經濟凋敝的烏克蘭率先表态,2014年選擇“向西看”,俄羅斯的應對是收複克裡米亞,而沒有改組基輔——這件事,讓普京後悔不已。
烏克蘭的投名狀就是“去俄化”,排擠境内俄族人,引發烏東俄族人的抵制,而俄羅斯也一直暗中支持之。烏軍經北約整訓後,準備進剿“叛軍”,迫使俄羅斯将威懾性軍演轉變成“特别軍事行動”。其另一潛在目的,就是對周邊國家的離心離德傾向敲山震虎。否則,俄羅斯就會落入蘇聯遺留的舊窠臼中,被各種内外勢力所滲透、肢解。畢竟,蘇聯存在了70年,又都屬于斯拉夫東正教區,各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堵不住、割不斷。
俄烏沖突讓美俄之間的“次冷戰”走向了局部熱戰。
對美國而言,這是代理人戰争,隻要花錢撐住就行,而能花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事。更何況,這将斬斷西歐與俄的聯系、倒向自己,迫使其資本外流、市場開放,而所花的錢最終都會回攤到西歐身上。當下,高強度的熱戰不可取,那結果可能是美俄兩敗俱傷、甚至對等毀滅,因此,持續維持局部代理人戰争,對美國最有利,既能讓俄羅斯持續放血、逐步被盤軟,又能使西歐、乃至全球經濟資源向北美彙集,接盤其無效資産、複建工業體系,解自家經濟、社會的危機——能走的都是有錢白人,捎帶改善美國的人口結構。而此時,被美國扶持的西歐政治精英們已成為其代言的肉喇叭。
這是美國人設下的一個完美陷阱。那麼,西歐和俄羅斯如何應對呢?可預見的是,在經濟衰退中,西歐會抛棄白左,政治右轉,民粹性政府陸續登台。但民粹運動與長期浸淫的白左、既有傳統、美國勢力相摩擦,會有什麼結果,尚難預估,其運行往往取決于現實利益所在。俄羅斯雖然“達成”了第一階段政治目标,但沖突的進止卻不是其單方面所能決定的。戰事中,在局部沖突中,綜合優勢發揮不出來、情報守不住,俄軍的乏力、俄行政體系的低效暴露無遺。若發生大危機,俄羅斯能不能抗住都不好說——這也說明美西的滲透沒白費。當下,如何盡快在沖突中“止血”是首要問題,在烏東丘陵地帶的機械化戰争中,固守是死路一條,連既有成果都難保住,因此,其出路隻有攻勢防禦,通過大量殺傷烏軍有生力量、扼殺無妨經濟,迫使烏政府改組、謀尋有條件的和平。其次是内部肅清與整固,統一社會意識形态,再次是提振經濟,以備長期對抗。
烏克蘭内外都會是輸家。外援專注軍備,若其經濟抗不過今冬明春,則其動員、作戰、保障能力都将大打折扣,而若無法履行美國的戰略意圖,其也将漸次貶值。而曆史上,被美國遺棄的政權不計其數。
等待冬天吧,冬天既看胳膊粗、也看家底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