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是我國的一種信仰活動,源于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理念。在古代原始社會,由于自然科學的落後,古人對于風雨雷電等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時,會産生恐懼與敬畏的心态。為了克服心中的恐懼,表達對自然的敬畏,人們會把這些自然現象神格化為神靈進行崇拜。進而便有了對天地、山川、湖海、草木等的祭祀活動。
火祭就是祭祀文化的一種,最初古人用的是柴,“燔柴于泰壇者,謂積薪于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于天也。”通過柴火燃燒産生的煙氣來和上天溝通,借此來表達對于天神的敬畏。再到後來,燒香文化逐漸開始盛行,對于道教來說,香聞達十方無極世界,靈通三界,燒香可以溝通天地,學道是由心去學的,而心意則是通過燒香産生的煙霧來表達,香是通真達靈的一種媒介。
因此,除了帝王以及僧道那些方外之人,古代的民間百姓也熱衷于燒香祈福,尤其是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原本清靜的寺廟裡變得香火鼎盛。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說道家倡導道法自然,然而還是有一些規矩需要遵守的,不可以去冒犯。
1、進廟前确認是否衣着得體
在進入廟門之前,先确認自己的衣着是否得體,畢竟宮觀屬于神聖之地,我們要保持應有的敬畏之心。有些人大夏天穿着比較随意,身上穿着跨欄背心,腳上穿着拖鞋,這樣顯然不合适。還有的女性打扮得過于妖豔、濃妝豔抹,身上還有濃重的香水味,這樣就會顯得不莊重,也會讓其他前來祈福的人産生雜念。
2、廟門的門檻不要踩
很多人發現,寺廟的門檻一般都修得比較高,有的甚至快到膝蓋的位置了。有的人不懂規矩,在進入廟門時,直接踩着門檻進去,這個時候,值殿的道長往往會善意提醒不要踩門檻。寺廟是清靜之地,可以說門檻将門内門外兩個世界隔絕開來,外面是物欲橫流的世俗之地,裡面是脫離凡塵的清淨之所。跨過了門檻,就意味着暫時抛卻世俗裡的諸多煩惱。
3、三根香的意義
上香并不是香的數量越多越有誠意,一般隻需三根清香即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于道教來說,三支香代表了大道化生萬物的意義。其次三支香代表着道教的最高信仰三清天尊(即玉清、上清、太清),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4、不能用嘴吹滅香
手中的三支香一般會用蠟燭引燃,有時候會出現明火,記住不可以用嘴去吹滅它。就像道經裡記載的“夫燒香,不得以口齧香,靈禁至重”,因為上香的目的是為了向神明傳達自己的心意的,口中的濁氣會對燃香有影響,正确的做法是将香擺動幾下就會讓明火熄滅。
5、宮廟裡保持安靜
宮觀裡的靜谧氛圍能讓人忘卻心中的煩惱,站在裡面靜靜感悟天地間的一切。所以,在上香祈福時,要盡量保持安靜,不可以在裡面大聲喧嘩,把它當成菜市場。更不能在宮觀裡追逐嬉戲,容易沖撞那些上香祈福的人。
6、不用閃光燈拍照
有人看到那些造型精美的神像或者壁畫,忍不住拿出相機,開着閃光燈咔咔地拍照,其實這也是不允許的。相機裡的閃光燈容易讓殿内的彩繪等受到損傷,很多神像都是具有千百年曆史的珍貴之物。其次宮觀裡常常會舉行一些法會,道長們神情嚴肅地在神像面前進行齋醮科儀,這個時候拿着相機發出咔咔的拍照聲響顯然是不合适的。
7、與道長如何交流
人們在宮觀裡有時候能碰到值殿的道長,出于對傳統的文化的喜愛,有人打算跟道長交流一二,其實這是非常好的行為,不過有些規矩還是要注意的。道長一般不喜歡别人問年齡、籍貫等等,因為道家修行講究的是道行的高低,不是以年齡來論資排輩的。同時,道長出家也意味着遠離了紅塵,正所謂“身在紅塵外,心居水雲間”,道教追求道家所倡導的天人合一,對于修行者來說,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裡在何方。
8、不可随意放生
在去寺廟上香祈福的同時,有人還喜歡買一些小動物到寺廟旁邊的河流或山裡放生。有人說放生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能帶來好的福氣,然而對于道教來說,那些刻意的放生行為并不值得提倡,當動物遇到危險時,我們将它解救下來,這才是真正的放生。另外有人随意放生還會破壞當地的生态,将一些原本不屬于當地的物種放生在野外,會對生态系統造成破壞。
9、祈福的手勢别錯了
常常看到有人在道教的宮觀裡祈福時,用的是“雙手合十”的手勢,其實這是合掌禮,也就是佛教敬佛的禮儀。道教承襲了傳統文化,在祈福時用的是抱拳禮,左手包右手,寓意為揚善抑惡。左手包右手在道教寓意着負陰而抱陽,其中又蘊含五行,内掐子午訣,外呈太極圖。
10、願望不要随便許
最後要說是上香許願,很多人來到宮觀裡都有不同的心願,比如希望工作順利,希望跟自己的愛人白頭偕老,希望身體健康等等。然而有些願望不要随便許,比如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不切實際的願望,再比如想着禍害他人的願望,這些願望非但不靈,還是一種有損福氣的行為。上香祈福歸根到底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自己的命運還是要靠自己去改變,隻有真心付出才會有收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